李毓芳坚持:火烧的是咸阳,而不是阿房宫
“发掘前,囿于阿房宫被‘毁于一炬’的说法,我们希望能在遗址上发现红焦土,但经钻探,一点红焦土都没发现,”李毓芳说,其实发掘的方式是很先进的,在20多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每平方米打下5个探杆。探眼打到原来台基的夯土地
面,没有一点红焦土的痕迹。于是,她作出了“项羽没烧阿房宫”的结论。
“司马迁说过项羽烧了阿房宫吗?”李毓芳说:“《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史记·项羽本纪》亦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中只说项羽烧秦宫室,火3月不灭,可没说烧的就是阿房宫!”根据考古资料,“秦宫室”是指秦咸阳宫。事实也是如此,此前在位于咸阳西南的秦咸阳宫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的灰烬和红焦土,证明项羽确实曾纵火焚烧过秦宫室。
阿房宫成了秦王朝一个没有完成的美梦,并在战乱中衰毁,成为千古凭吊之地。然而,考古证明火烧阿房宫的说法很可能是流传千古的谬言。
李毓芳坦言:新发掘的宫殿是战国秦上林苑,与阿房宫相隔数十年阿
房宫前殿遗址考古工作基本结束后,在寻找和确定阿房宫范围的过程中,去年11月6日,在前殿遗址之西1150米处发现了一座很大的宫殿建筑遗址。遗址南部夯土台基东西250米、南北45米、现存高9米,为宫殿区;北部为园林区,范围难以确定。台基西面有廊道遗迹,从倒塌的建筑堆积物来看被火焚烧过,说明台基上面的建筑曾遭遇过火灾。园林内发现了一处由大、小卵石构成的石渠。石渠窄而浅,不具备排水功能,应为园林一般水景观。
从遗址出土的板瓦、筒瓦、瓦当的形制来看,均具有战国秦的特征。板瓦表面为细密交错的绳纹;筒瓦表面是细绳纹、内为麻点纹或手抹成的凸棱,全部是泥条盘筑法制成。此外,出土瓦当凹凸不平的纹饰及制法,饰有顺长绳纹和细密小方格纹的栏边砖纹,这些都是时代较早的特征。总之,无论从纹饰特征或制作粗糙、表面不光滑、纹饰较浅、纹路不清晰来看,均与秦都咸阳宫出土的建筑材料相同,要比阿房宫前殿遗址北墙顶部倒塌堆积中出土的建筑材料早得多。因此该遗址早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应为秦统一以前的战国秦上林苑建筑遗址之一。
这座宫殿遗址与阿房宫没有任何关系。况且,没有任何文献说过,战国秦上林苑中的建筑划进了阿房宫的范围,或阿房宫划入数十年前的战国秦上林苑的范畴中。
刘庆柱说:恢弘壮观的“阿房宫”是后人描写和夸张而来
千百年来,阿房宫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载体,即被后人视为既是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又是秦始皇、秦二世大兴土木、奢华无度、涂炭百姓、重赋急刑的历史佐证。因此,阿房宫的恢弘壮观被后代文人描写得越来越夸张,而秦始皇、秦二世在人们的心目中淫威暴虐的狰狞面目也就越来越凸现。
西汉前期著名政治家贾山,在《至言》中,把阿房宫描述成“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桡。为宫室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托处焉。”司马迁笔下的阿房宫规划是“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唐时代之间的文人,对秦宫室和阿房宫进行了更具想像力的描述。《三辅黄图》甚至将秦都咸阳的离宫别馆统统记在阿房宫名下,其言“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三辅旧事》把《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立于咸阳宫前的十二尊铜人,移到“阿房殿前”。杜牧笔下的阿房宫被推向极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刘庆柱说: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思考
这次考古发现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最主要的是由于阿房宫的瑰丽、宏伟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美好的影像;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观念,由于受到杜牧《阿房宫赋》这一文学作品影响,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在人们的观念中,是秦始皇大兴土木的暴政繁刑,使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强大的秦帝国迅速灭亡。阿房宫建筑越恢弘,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越深重,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也就越深刻。由此可以看出,一些人将观念的历史代替了历史的真实;其次,考古的发掘、研究落后于人们对这一事实的认知。当然,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也没有被充分认识,这也是原因之一。
不能把观念的历史代替历史的真实。尽管历史学家对秦帝国、秦始皇的历史判断是正确的,但在历史资料的使用上,不能因为结论的正确而忽视历史资料自身的科学性;更不能为了强化结论的说服力,而使用“放大的”甚或“夸大的”历史资料。
从阿房宫遗址考古发现引起的风波中,使我们认识到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要尊重历史事实,要在考古新资料的不断发现中、多学科结合新方法的不断应用中、学科理论的不断创新中,纠正不正确、不准确的判断中发展的。作为近代科学发展出来的考古学,使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都产生了全新的飞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人认为,考古成果改变了历史,其实不是改变历史,而是还历史以真正面目,使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相一致。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