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滨)
“真没想到年夜饭市场这么火”,准备给全家人预订一桌年夜饭的张女士,今天忙活了一上午,从平安大街、官园附近一路问下来,竟然发现大多数中高档酒楼的包房“早已经订不上了”。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目前老字号、知名品牌餐馆年夜饭已经预订告急,厅房预订达90%以上,零点厅也已预订达六成以上。对越
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的现象,社会学家们眉头紧蹙。
年夜饭市场人气足
今年春节北京年夜饭市场预订早,来势猛,人气足,市场旺。鸿宾楼、砂锅居、同和居、柳泉居、同春园饭店、又一顺等一批中华老字号餐馆,不仅下午5时到7时的“黄金”时段年夜饭预订告罄,下午7时30分或8时开始的“翻堂”年夜饭也已订出三成多。记者调查发现,800元至1000元水平的年夜饭餐标挺平常,600元左右的仅占两成。
老字号、知名品牌、高档餐馆是今年年夜饭的热销点。名菜名点、新菜新点极大丰富,一批年意袭人,以“鸡”为主题、主图的造型菜肴,为年夜餐桌平添了不少食趣。像云岭之春酒楼端出的“天锅鸡”、陶然居的“闻鸡起舞”吊锅菜、阿文上海菜的“鸿运一品鸡”、钱龙轩的滋补清炖鸡、楚国风情酒楼的滋补辽参竹丝鸡、巴国府的“百鸡宴”等都成为年夜饭市场的亮点。
针对今年年夜饭餐桌“告急”的状况,各餐馆纷纷出招应对,有的推出“套菜”,分为高、中、低档,按套系准备原料;有的提前点菜,对点食交叉概率高的菜肴,特别是以蒸、炸等手法为主的鸡、鱼、肉等大宗主菜,提前两小时备办成品,开餐即烹,浇汁热走。上海老饭店特地备好了半成品包装的“礼盒年夜饭”,包括8碟凉菜、8道热菜、两道点心,顾客可买回家加热食用,这样不出家门就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上海年夜饭。
专家认为年夜饭应该在家吃
一方面是各家餐馆喜上眉梢,一方面是社会学家紧蹙眉头,纷纷表示“不赞成”这种年夜饭消费方式,认为“年夜饭还是应该在家吃”。
市政协委员、社会学家刘绮菲认为,年夜饭的特点就是团聚,这个团聚里面包含着一家老小可以吃饭、唠家常、看电视,有一个温馨的氛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而在餐馆就餐有一种漂泊感,使年夜饭流于一种形式,尽管时尚,但却缺少温情。她认为,“家”是社会的载体,尽管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人们选择过年就餐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但年夜饭不应该仅仅是“吃饭”的一种方式,它是温情的载体,人际关系、亲情都包含在里面。而现在传统正在淡化,“一个社会不能丧失其基本传统”。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也明确表示“不赞成出门吃年夜饭”。年夜饭是一种传统习俗,全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选择“在家吃”和“进餐馆”绝对有区别。在家吃,体现了亲情、责任感、孝道等,而餐馆酒楼热闹喧嚣,家人之间细致入微的交流全没了,呈现的是一种社交场面。而且随着大家平日酒楼聚餐机会的增多,这种吃年夜饭的方式已经和平日聚餐没什么两样,社会文化含义打了折扣。夏教授指出,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传统礼仪所倡导的孝道、责任等的传递功能也削弱了,人们不应该丢掉这种传统文化资源,应该好好珍惜保存。
责任编辑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