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诱惑抵挡难 集资建房:是福音还是陷阱?
宇绮
相对于日夜高涨的上海房价而言,最近上海近郊的一些农民宅基地上,出现了一批价格低廉的集资房,这些房屋单价大多在二、三千元,总价则多数为二、三十万元。如此超低的价格,确实是有着不小的诱惑力。
一些购房自住的上海市区居民被
大量吸引过来购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和低收入者,但是这些购买集资房的城镇居民中有许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购买的房屋性质。那么,集资房交易到底是否合法?购房者能否获得合法的产权?集资房究竟能不能作为正常的商品房上市交易?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一些集资房聚集的城乡结合部。>>相关阅读房价涨得太过疯狂
“集资造房”梦上海启动
低价诱惑抵挡难
笔者来到位于佘山某处的一农民集资房了解情况,结果发现这里的“买卖”做得还颇为红火,前来购房的客户络绎不绝。笔者上前询问前来购房的一家三口,知不知道这些集资房是否合法,是否能够上市交易的时候,他们都说不是很清楚,但同时又表示他们对商品房是望而却步,主要不是因为首付款,而是对个人收入前景不自信,按揭贷款还款能力较低,总价二、三十万元的集资房对他们来说还算在承受范围之内。这家的女主人直言:“我们也知道购买这种房子没什么政策保障,但上海的商品房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像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实在是承担不起。而且我们买房是自住,也就不怕那么多了。再说这么多人买,总不至于都被赶出来吧。”原来他们是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其实,和这位女士存同样心理的购房者不在少数,他们都是冲着低价而来,又多是购房自住。虽然也知道这种“地下交易”难有政策保障,但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渴望以及商品房价格的高不可攀迫使他们做出了冒险的选择。
身世迷离辨别难
由于集资房的土地来源、开发主体比较复杂,具体到各盘,是否合法、是否能够买卖、有无合法身份也就变得扑朔迷离。现实中集资房一般都是成品楼,是存量房,因此,是否合法就看其有无产权证。而有无产权证,又取决于有无相应的土地出让合同,有无合法的报建手续,有无相应的竣工验收手续,有则证明是合格的,可以上市流通。
>>相关阅读个人集资建房浮出水面 最多可比周边房价低40%
当笔者要求销售人员出示土地出让使用合同、建筑用地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能证明该集资房合法的报建手续,该处的售楼人员明确表示都没有,并解释说该处房屋本不能公开出售,才会以这样的低价进行私下的使用权转让交易。笔者又接连来到几家中介公司了解有关集资房的情况,发现进行集资房交易的多是一些规模较小、不知名的小中介。而许多大型连锁的知名中介则表示,目前的集资房还很难界定其是否可以合法交易,因此风险太大,他们一般不会进行这样的交易。
法律空白保障难
那么,这些集资房究竟能不能作为正常的商品房上市交易呢?从相关政府部门和一些房地产界的资深律师处了解到的情况是,虽然在由建设部、国家房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中,已首次将集资、合作建房纳入经济适用房的范畴。然而,现阶段关于集资房建设的一些具体细则还没出台,集资房由谁开发,土地如何获得等等,法律上还存在空白的区域。>>相关阅读房地产专家印堃华:合作建房可行性可能比较差
据说,在广州市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土地监察处认为,在政策层面上,国土部门是不给什么保障的,购房者要是买的话,风险就要自己承担。某律师事务所的一位房地产资深律师表示,现时法院并不受理由于集资房引起的纠纷,集资房的购买合同也是无效合同,集资房购买者的购房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市民在购买集资房的问题上应采取审慎的态度。
何去何从众纷纭
据了解,对此包括国内理论界在内的不少人士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有些集资房是有一定规划的,要区别看待,集资房不完全等同于违章建筑,经过了审批的集资房是合法的;还有的认为,它能解决一部分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同时也是村民的一种“致富手段”。至于那些已经购买或者打算购买集资房的人们更渴望相关政策能够尽快出台,让集资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
对变化了性质的集资房来说,人们可能更多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集资房从地下交易走向阳光交易。变化了的市场,是否能够引出变化了的政策方针呢?!
特约编辑: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