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山(北京编辑)
《汉武大帝》在CCTV播到了一半,观众挑了其中的很多错误,比如剧中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推敲”、“玉在椟(匮)中求善价”这些后世的词语拿到汉朝去用,但实际上这种指责实在太苛求编导了,如果把汉朝后出现的词语都从《汉武大帝》中挑出去,角色也就没法说话了。
还有一些比较懂历史的观众,挑出一些历史知识上的错误,但那些无心之失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么长的一部电视剧,出些小的纰漏又有什么关系呢?汉朝的笏板是什么样子的会有人关心吗?二千石和三千石在我这样的普通人眼里也不过是个数量的差别而已……即使言之凿凿的法律条文,要让语言学家挑些错误也并不难呢。
跟这些比起来,编导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有意篡改历史的行为让人头皮更为发麻些,说穿了,如题。有这么一种编造手法,可以把发生在甲身上的事,放到乙身上,事情是真的,人也是真的,但是不知真相的观众就被欺骗了。比如“捉刀人”的段落本来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曹操身上,编导把他挪到汉武帝身上,刘彻的形象顿时便“高大”起来。再比如,“周亚夫军细柳”的段子本来发生在汉文帝身上,而且“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编导乾坤大挪移,把这个故事安置在了景帝身上,不但为景帝坚定了平定七国之乱的决心,也为周亚夫最后的死埋下了伏笔。这种张冠李戴,剪接历史的行为可以用五个字概括,那就是“用事实说谎”。编导为了证明汉武帝是“一代旷古明君”,实在花了不少力气。汉武帝在位54年,发动了30多次战争,扩大版图是真的,但致使民不聊生也是真的,在版图与民生之间,《汉武大帝》的编导选择了版图,汉武帝也就成了“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的人,成了“给予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的人,汉武帝身后民生疲敝,动乱频仍的事实自然忽略不提,因为编导称颂的是“汉武大帝”,他老人家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班固说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而导演胡玫从《史记》、《汉书》中挑些对汉武帝有利的事情加以重组,自然地完成了为明君唱赞歌的任务。
故此,说《汉武大帝》是“司马迁的皮,胡玫的瓤”,还算是恰当吧。
责任编辑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