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凌晨4时许,在近十余年的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因病在台北去世。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当然意味着一段两岸互动历史的终结。但在当前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它给人们留下的除了感慨与遗憾之外,还应有更多的沉思与期许。
辜振甫一生经商
有成,酷爱京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他秉持两岸中国人应追求国家统一的情怀,长期致力于两岸关系发展。
他在1991年海基会成立后即一直担任董事长,始终坚持“中国的、善意的、服务的”创会宗旨。他与海协会汪道涵会长先后于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1998年在上海实现“汪辜会晤”,共同开启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一页”,赢得了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尊敬。
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在辜振甫在台北殷殷期待汪道涵会长于1999年回访之际,当时的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抛出了“两国论”,彻底破坏了一个中国原则这个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使汪道涵无法成行,汪辜会晤与两会协商就此中断。
此后,台湾政坛风云突变。2000年3月,主张“台独”的陈水扁与民进党上台。
陈水扁主政后,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并从各方面加紧推动“台独”路线,使两岸关系形势日趋恶化。2002年8月,陈水扁又公然鼓吹“一边一国、公投立法”,彻底暴露出“台独”本质。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海基会虽然犹存,但几近闲置;辜振甫在陈水扁当局的挽留下仍担任董事长,但却难有作为,只能在岁月的蹉跎中逐渐凋零。
2004年3月,陈水扁连任后,表面上大打“缓和牌”、“和平牌”与“两岸复谈牌”,假意邀请汪道涵赴台与辜振甫再次会晤,实际上却不放弃“公投、制宪、建国”的“台独时间表”;加紧推行“一边一国”的分裂路线,并借选举之机升高“台独”调门,企图制造“法理台独”,进一步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
目前,在陈水扁当局的恶意挑衅下,台海和平面临威胁。在陈水扁当局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情况下,两岸协商更显得遥遥无期。辜振甫在这样一个两岸关系的严冬撒手西去,汪道涵会长的悼词道尽了人们的感怀:“而今风飒木萧,青史零落,沪上之晤,竟成永诀。天若有情,亦有憾焉。”令人欣慰的是,祖国大陆一再表明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原则立场;国台办发言人近日也针对台湾同胞关心的2005年春节包机事宜,提出了“由两岸航空公司就春节包机有关技术性、业务性安排直接沟通,达成共识,作出安排,各自执行”的务实主张。希望两岸同胞终得克服困难,续写汪辜会谈开创的两岸协商的历史。当然,如果台湾当局在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一意孤行,坚持“台独”立场,必将自食其果。
孙升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