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与2005年之间,不是遍地花团锦簇,不是满世界笑靥欢歌。是一场海水。2004年12月26日苏门达腊地震拜访,海啸撒欢儿。天灾的盛典,却是人类的悲剧。至少十几万人的生命与2005年第一束曙光擦肩而过……新年庆典,也为海啸沉默。期刊里写满扼腕痛惜的文字,同时也祈望,与苦涩伴生的2005年,我们能够唤回和平、快乐———这一人类生活的应有之意。
印度洋海啸难登诺亚方舟
《圣经》中描述的场面:九死一生的人们爬上了诺亚方舟,在世界的终点生存下来。但这次印度洋海啸中,不幸却有那么多人没能登上诺亚方舟。
从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到海啸抵达印度海岸,需要90分钟的时间,如果印度政府能够及时得到信息,完全可能把这场灾难的损失降低。但不幸的是,印度和斯里兰卡都没有加入“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这不但加重了他们本国的损失,也影响了整个海啸的预测工作。
不是找不到“诺亚方舟”,却是我们动作慢了。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泪眼看海啸,告诉你一个“地震海波警报系统”———我们并非对海啸束手无策,而是缺乏警惕和防范!1983年5月,日本海发生破坏性海啸,第14分钟就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制作的警报向日本全国发布,把损失减到了最小。这段资料看后,我们不禁痛惜:伤心印度洋。
新官图谱问卜2005
刚刚迈入2004年的时候,媒体就给这个年度定了性,称为“大选年”。因为全世界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在本年度内进行了大选或领导人的新老交接。
新一期《时代人物周报》大摆2004“新官图谱”,评点老官新贵,预测2005国际运势。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中国、西班牙、巴勒斯坦、印尼等新首脑纷纷亮相,陌生面孔超过了半数,一副辞旧迎新的态势。可美俄大选之后,没什么改变———“布什还是那个布什,普京还是那个普京”。受此影响,2005会有哪些动静?
韩国电影中产消费品
接触韩国电影之后,从此我们的字典里写满“野蛮”二字。电影是“野蛮”的好,女友、老婆、同学……都变成了孙二娘。不断创新的韩国电影,还能继续在每个家庭成员上做文章:《我的野蛮表舅》、《我的野蛮女婿》等。
最新《三联生活周刊》要解析韩国电影。商业片的外壳,走类型化的路线,但是里面包含了一些文化思想,尤其适合中产阶级消费。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很多浪漫喜剧片和爱情文艺片是成功的,但是中产的午餐能否端上中国的饭桌?能否消除中国电影的饥饿?孙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