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孙晓胜)在北京刚刚工作两年的李岳梦想着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他不关心耸立在楼宇顶上巨幅的别墅豪宅广告,对他来说一套大小适中的经济适用房是实现安居梦想的最佳目标。但有过几次排很长时间的队却被告知自己选中的户型已售完的经历之后,李岳想知道,是谁动了自己的经济适用房?记者从
北京市建委了解到,自1998年开始建设经济适用
住房,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市批准建设的项目有54个,总建设规模达到了2690万平方米,累计竣工1437万平方米。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今年新开工144.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9%。另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全年销售面积达3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3%,销售额达到91亿元。
累计的一系列数字看起来很辉煌,但对于众多像李岳一样的实际需求者来说,比起遍地开花的高档商品房项目,经济适用房项目还远远不够。最明显的例子,今年,位于西南三环附近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三环新城放号,吸引了大批购房者连夜排队,约2万人争抢5800套房。而三环新城一期开盘时,有的人曾连续五天五夜排队抢购。对此,北京市房地产协会专家蔡金水也有同感,虽然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投资建设和供应规模都有所扩大,但与广大市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相比依然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潘明才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宏观层面分析认为,土地宏观调控完全是出于国家宏观调控大局的需要,中央要求通过控制用地总量来调整用地结构,以达到控制用地增长过快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停止农转非土地审批的半年中,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并不会受到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像经济适用房建设不但不应该减少,还需要大幅度增加才行。
经济适用房是指适合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由政府扶持的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社会保障住房。北京市对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限定。目前购买经济适用房要经过三个步骤:领取审核表、填表审批盖章、办理购房登记。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家庭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并且属于无房户或现住房面积未达到北京市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的未达标户,可持户口证件和身份证购买经济适用房。急切想买一套经济适用房的李岳曾多次逐一核查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自己完全符合上述的所有条件。但他还想知道的是,那些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房的人是不是都符合这些条件呢?
北京的媒体报道说,一些经济适用房小区中开始出现了“奔驰”“宝马”等豪华车扎堆的现象。本来应该是提供给中低收入人群的“安居房”变成为富人们投资的“第N套住宅”。业内人士认为,问题主要在于目前经济适用房购买者资格审核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对购买经济适用房采取公示制度。
凡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都要按不同类别填写审核表,向北京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申报申请材料,经审核合格,在北京建设网和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审核办公现场的公示栏中公示申请人及其配偶姓名、核准盖章单位、可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最高总价等情况。这个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没有被举报的,就可以批准申请人的购买资格。北京市开发办、国土房管、地税、监察部门联合组成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资格核查小组,按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对被举报家庭的住房和收入等情况进行核查。
“民不举,官不究。如果有人对公示的内容提出疑问,主动检举揭发,我们才会进行调查审核,而这样的情况又是微乎其微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申请者,所以很难保证每一个申请者的每一项信息都能做到真实无误。”有专家指出,现在中国还没有建立公民透明的收入体系,再加上公示的渠道过于单一,使经济适用房购买者资格审核处于缺乏根据、低效运行的状态。
特约编辑: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