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大国首脑接踵访华:10月8日~10月12日,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有50位法国企业家随行;10月14日~10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寻求解决贸易发展难题。另外,10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访华。这一系列重要访问,使世界舆论聚焦中国,一时中国在大国外交中成为亮点。
今年以来,中国外
交以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并赢得国际上更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宗旨。在继续推动大国外交、周边“睦邻、富邻、安邻”外交、多边外交等全方位外交的同时,中国力争奉行灵活、现实的新思路外交。
大国关系重新调整给中国带来机遇
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大国关系进入新的调整期,其特点是:
(一)美国与各大国关系进入修复期,多极化加速发展。
首先,美国加紧调整与各大国间的关系。今年初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撰文,强调“先发制人”只是美国威慑的辅助手段,大国的伙伴关系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同时,美国实际外交政策也在回调,注重与大国的合作关系。其次,美国与各大国战术层面关系修补,深层次矛盾并未消融。美欧、美俄、美中关系改善尚属表面:欧盟东扩引发美国与“老欧洲”的不和谐关系;北约东扩加深美俄深层矛盾;中美因台湾、香港问题矛盾增多。第三,大国转变对外政策优先次序,美国不是惟一的外交重点。反恐仍是大国合作的基础,大国与美国关系尚能维持基本稳定。近来普京总统把俄外交的次序排为独联体、欧洲、美国、亚洲;中国虽重视中美关系,但加强了对欧关系;日本除强调美日同盟关系外,加强与俄、印的关系;印度、巴西在大国外交中异常活跃,加快走向地区大国的步伐。
(二)新一轮大国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各大国争相谋求新的战略制高点。
第一,大国加速提高综合实力。伊拉克战争后,德国和日本向“政治大国”迈出实质性步伐,德国在欧盟“发动机”英法德组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日本自卫队冲出战后束缚,确立了“有事法案”体制,并向伊拉克派兵维和;欧盟完成东扩;俄确保政治稳定,力保其经济在2008年前增长率为7%。同时,大国竞争内容趋向于激烈争夺世界可持续发展资源和新兴市场。美国带头在中东、非洲、中亚抢占能源市场,保证其能源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他能源进口大国如中、日、韩、印等也纷纷跟进,争取能源份额。第二,大国竞争的特点是合作竞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多。如中美有诸多共同利益,但美国仍在战略、人权、香港、台湾问题上向我施压。第三,大国竞争的重点转向亚太。美国在中亚、东北亚的军事布局逐步展开;日中在东海油气田的争夺日趋激烈;日印俄美对中国的防范加深;美俄对印度的扶持加大,使亚太地区大国的明争暗斗尤为激烈。
(三)中国在大国关系重组格局中地位微妙,挑战与机遇并存。
首先,中国崛起势头加快,使其他大国对中国防范、猜忌加深。一方面,俄日在能源合作上、日印在地缘竞争上、美俄在中亚争夺上,以及美印、俄印、美国与东盟国家在军事合作上均有防范中国的一面。另一方面,各大国均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获益,矛盾心理加深,防范中也有调整政策的迹象,对华政策不确定因素增多。第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增加了中国的战略压力。美国利用反恐大力调整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军事部署,实际上强化了其军事存在和战略威慑,这将增加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第三,中国日益紧迫的安全课题更加突出。台湾问题因美国对台军售级别提升、美台军事合作领域拓宽刺激台独迈小步,加深中美矛盾。另外,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与日本、东盟国家有关资源开发的矛盾。第四,中国在大国博弈中仍有回旋余地。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各大国因利益驱动对中国需求增多,中国若善于利用矛盾,仍可在大国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
中国在大国关系中的地位上升
在大国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中,中国外交也适度地调整了外交战略,其主动积极的一面既为大国关系增添了新的活力,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一)中美关系仍然是中国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今年中美关系表现出走向成熟的特点:一是中美关系经受美国大选的考验,美国大选罕见地不打“中国牌”。今年以来,中美首脑基本上每两个月要进行一次电话联系。10月7日,胡锦涛主席与处于竞选非常时期的布什总统通电话,而这也未成为其对手攻击的话题。二是中美加强了高层切磋机制,而且在军事关系上有所突破。为台湾问题,美国副总统切尼于4月13日访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于7月8日~7月9日访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0月24日~10月25日访华。而中美关系最大的突破是在军事领域:1月14日~1月15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将军访华,他是自1997年以来访华的美国最高级别的军事官员,表明中美军事关系开始恢复。2月23日,中国允许美舰在上海、香港港口停靠;7月22日,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托马斯·法戈上将访华。三是中美在原则问题上针锋相对。人权问题上,美国继续在联合国提出中国人权问题议案但又遭失败,同时中国也发表美国人权状况白皮书,批评美国的人权状况。台湾问题上,美国也加强了对台军事倾斜,潜在地助长了台独势力。香港问题上,美国公然发表香港问题白皮书,干涉中国主权。可以预见,美国大选后无论谁执政,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大框架不会改变,但在具体议题上如贸易、人权、台湾等问题上的争执会更加激烈。
(二)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欧盟关系。近年来欧盟对中国持续表示出热情,而今年中国积极主动地回应,高层领导人对欧洲进行了密集出访: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法国;5月初,温家宝总理访问了德国等欧洲国家;5月下旬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问了保加利亚等国;6月8日,胡锦涛主席出访波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家。虽然欧盟在美国的压力下做出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但却于10月9日与中国科学技术部正式签署伽利略计划(欧盟旨在建立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计划)技术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有所松动。该计划的实施将打破美国GPS系统(即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一统天下的局面,对中欧都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今后中欧关系还可在政治、经济、文教诸方面进一步深化,美国甚至担心出现一个“中欧轴心”。
(三)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得以巩固和加强。9月,温家宝总理访俄;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签署关于边界问题的文件,两国的边界问题终于画上了句号;中俄还签署了涉及在油气、金融和打击毒品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以及关于结束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一揽子文件。普京认为双边贸易额在近年内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普京称这次访问是“历史性的”,并表示此次峰会“具有转折性意义”,将“彻底结束”两国间缺乏信任的状态。今后中俄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十分明显,双边关系将进入全面合作与发展的新阶段。
(四)中日关系表现出“政冷经亦不热”的状态,正处于战略、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十字路口。1月,小泉首相不顾国内反对,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因历史问题而无法打破僵局:一是高层交流已暂搁浅,迄今为止没有首脑峰会;二是在东海油气开发、钓鱼岛问题上频生龃龉;三是日本政府的对华援助贷款也基本上画上句号,两国关系正进入协调竞争的时代。日本首次从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降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关系无疑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复杂而不正常的关系。它受中美关系稳定与否的制约,也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在世界逐步承认中国的经济能量和发展潜力,中美关系走向成熟和协调发展的趋势下,中日关系会逐步走上正轨。
中国外交理念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回顾最近的中国外交时指出,“我们稳定和发展了与大国的关系”,一直坚持为“国家经济利益做贡献”的原则,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观点出发,积极开展与大国的合作外交。
新的外交理念为中国外交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提出“和平崛起”的新理念。2003年1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美时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首次向国际社会郑重阐明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心和决心。同年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标志着“和平崛起”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国的发展不妨碍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
二是提出“以人为本”的“民本外交”思想。舆论认为中国“民本外交”思想的确立,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提升国内民众的各项利益:第一,通过大国外交来树立民族尊严,使海外华人地位提升;第二,利用全球化机制,促进自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国内创造外汇收益;第三,对领土与主权纠纷问题,采取和平方式解决,不致影响国内和平的生活环境。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麦艾文博士在《中国新外交》一书中评论到,大国关系逐渐占据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地位,中国越来越把本国利益看作与重要大国利益趋于一致。中国开始强调大国之间需要“共同承担责任”,并意识到在某些问题上中国要“有所作为”。
发展与大国的关系,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在处理大国关系中,中国与世界大国和国家集团在经济上共赢互利,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大国关系的主轴。10月1日,中国首次参加了七国集团财长和行长会议。在讨论世界经济的会议上,中国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似乎进一步增强,使日本作为亚洲经济的核心地位发生动摇。七国财长会议联合声明中要求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成功与否都会对世界经济有巨大影响。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调查报告认为,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高于印度、巴西和俄罗斯。一些国际媒体评价说,中国在大国关系新一轮调整中已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方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