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前港公司卸船队曾先后三次刷新矿石卸船世界记录,记者问其中的秘诀,队长说:“全队技术工人达到100%,高级技术工人占78%,在短短一年内练就了‘一瞄准’等26项绝活,靠啥?靠技能!” 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
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形成了以企业培养为主,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成长格局。 目前,全市118万名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4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0%左右,其中,中级工24.9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4.1%,高级工以上3.4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7.4%。
编织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11月15日,毕业于青岛高级技校的刘巨栋获得了青岛市第八届职业技能大赛加工中心专业第一名。近年来,青岛高级技校培养了一大批像刘巨栋这样的技能人才,有“中国鲁菜名师”于永滨、海尔集团新疆经贸物流中心总经理王刚、青岛三洋机电公司阻力系主任徐世兴等等,已有3200多名技校学生从“摇篮”中培养成才。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重要措施。青岛市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加强了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工学校、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和行业企业基地的建设,2002年以来投资1亿多元用于学校的建设。目前,全市共有22所技工学校、13个劳动就业训练中心、81所职业学校、7所职业技术学院和192个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形成了政府统筹规划指导,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与此同时,青岛市实施了积极的职业培训政策,对失业人员和进行失业登记的大学生实行免费培训;对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新成长的劳动力,由政府给予学费补贴;对企业在岗技术工人参加紧缺工种提高层次培训的,按照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政府给予补贴。今年,市财政计划出资1800万元,培训企业在岗技术工人3万人,并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在职职工基本轮训一遍,逐步建立企业职工终身学习培训机制。同时,从企业生产一线中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技术工人进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培训合格的由政府给予每人1000元的补贴。
技能津贴激励人才
今年,在南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创新暨科协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一名钳工从总经理手中接过了全国高技能人才证书和2万元奖金,并被授予公司第一位首席内燃机车钳工制造师,其岗位工资与高级设计师同一标准。这只是该公司激励技能人才成长的一个典型事例。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现有在岗技术工人2880人,其中持高级职业资格证书1316人,占45.7%;技师151人,占5.2%;高级技师27人,占技师队伍的17.9%。多年来,公司在员工培训上始终坚持“能给公司带来效益的培训,能提高技术工人素质的培训,投入再多也要搞”,平均每年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费用就达120多万元。为鼓励生产技术工人岗位成才,该公司还制定了很多优惠和激励政策:对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除全额报销鉴定费外,还增加100元的一次性补助;(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对取得中专及以上毕业证书且专业与岗位对口的员工,一次性给予300-20000元不等的补助;对参加公司统一组织举办的四年业余高职班取得“双证”的员工,毕业后学费全部报销。这些激励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技术工人岗位成才、不断提高职业能力的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应由市场决定,但技能人才的待遇对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提高技术工人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我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立了技能津贴制度,取得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月可分别享受40元、70元、100元、150元的技能津贴;建立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制度,2003年,市里评选出49名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市政府授予其荣誉称号,并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政府津贴;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参赛者给予多种奖励,取得各工种竞赛前六名的不仅可以获得高级工资格以及“状元”或“大师”称号,各通用工种“状元”还可得到1万元大奖。
“绿色通道”引进高技能人才
“11年了,现在总算找到了感觉,可以塌下心来猛干一场了”。某集团的高级热力司炉工刘仲起在青岛已经工作11年了,但由于没有青岛户口,在工资、福利等方面,享受不到与青岛市民同等的待遇,工作安不下心来,总有一种外地人的感觉。今年,市政府改革户籍政策后,刘仲起成了引进技能人才优惠政策的受益者。
对于一些青岛市紧缺职业(工种)和市场需求量大的技能人才,在短时间内仅靠本地培养难以完成,为此,市政府出台了高技能人才落户青岛的政策:凡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本人可在青岛落户;技师以上的技术工人,可携家属在青岛落户。同时,市劳动保障、教育等有关部门还积极协助解决引进人才家属子女就业和上学等问题,及时办理社会保险转移等手续,为引进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优惠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海尔集团实施“大资源、大客户、大订单”的发展战略,站在全球的高度,广泛吸纳优秀人才,仅2004年海尔集团就从全国各地招聘了各类技能人才1800多人。
为进一步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日前,青岛市又制订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计划5年内使技术工人的总量从现在的46万人达到60万人,同时,建设30个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6个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本报通讯员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