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走出家门去工作。妇女就业成为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她们被称为"半边天".但是,女人毕竟不是男人,她们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途还得回家生孩子。她们天然的性格里面还有扮演家庭主妇的传统冲动。于是在50年后,人们蓦然发现,中国女性仍然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门槛边徘徊——走到社会后
想回家,回到家后又想回归社会。
前几年,一些女人有钱后很快辞去工作恨不能插翅飞回温暖的家。当时,颇受那些还在职场上拼死拼活的女人的艳羡。而短短几年后,这些所谓的"全职太太"开始躁动不安了。她们有钱了,有闲了,但没有了幸福。习惯了朝九晚五上班生活的她们,不知道该如何享受生活。
怎么享受生活?我束手无策
在人们的意识中,全职太太并非生活的常态,那么,什么是生活的常态呢?
讲述人:全职太太李景,35岁,外贸财务专业,北京人,丈夫经商,有个5岁的儿子。李景个子高高,一头柔曲的黑发,黑色上衣裹着略微丰满的身体。她不化妆,样子看上去既不年轻,也不老,正是你想象中那种35岁成熟女子的风情。
婚后的前三年,我都在写字楼里工作,直到怀孕5个多月的时候,爱人怕我辛苦不让再上班了,我便辞了职回家。
在家带孩子的那两年,也是和丈夫分开的两年。他从原来的公司辞职出来,去了深圳发展。刚开始,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日子过得倒还充实。过了三个月,孩子硬朗点了,我的作息时间也比较规律了,这时就觉得不对劲了。
我经常从早到晚不梳头,有的时候脸也不洗,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每天穿得邋里邋遢地上菜市场,把几身挺贵的"宝姿"关在衣橱里,我妈还说:"没事不用穿,穿给谁看啊。"
我天性爱热闹,但不喜欢为了交际去认识陌生人。在我最烦闷的时候,打电话跟原来的同事聊天便成了调节情绪的惟一方式。然而,长年累月地和老人、孩子厮混在一起,翻来覆去说的就是那几句话,想的就是那几件事,缓慢单调的生活,使我的思维和语速都慢了起来,打电话的时候经常跟不上他们的节奏。聊到最后几乎每个人都会跟我说:"你呀,快出来找个事做吧,可别再在家呆着了。再呆就傻了。"
2001年,丈夫终于从深圳回来了。我拨所有熟人的电话,让他们帮我留意哪有我能做的工作。
不久后有了反馈。我原来的一个同事升任了一家合资公司的财务总监,从他那里我得到了一份按小时付钱的活儿。我每天梳洗打扮,乐颠颠地开着宝马去公司财务部报到。无论多简单的事我都做得极其认真。
那时候,与其说我要的是一份工作,倒不如说我要的是一种气氛和一群同僚。
然而好景不长,去年非典的时候,公司业务受到很大冲击。我的财务总监朋友来找我,红着脸说现在公司经营状况不好,可能会裁人。我马上主动说,那我就先回家好了。
就这样,我又回到家里,继续做全职太太。
我儿子今年5岁了,他一直以为我是上班的。有时候我不能去幼儿园接他,便谎称我要加班。儿子听了就会说,"妈妈你跟老板请个假行吗?"我喜欢这样的对话。我不愿意跟他解释,为什么别人的妈妈上班,他的妈妈不上班。
对我做全职太太,老公持鼓励态度,"老婆,我来赚钱,你就负责享受生活吧。"
可是要怎么享受,我竟然束手无策。
寂寞没有让人变得美丽
讲述人:全职太太孟玫,28岁,曾是个医生,家住南京,丈夫职业不详,尚未生育。"回忆之前,忘记之后",是她QQ上的名字。
他比我大8岁,离过一次婚。跟他结婚前,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幸福时光,那时候,他尽力表现来消弭年龄的差距。没有想到仅仅时隔两年后,我会跌落在一个彻头彻尾的无性婚姻里,我只有28岁啊。
以前,我是学医的。开始时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但学到后面慢慢地就全无兴趣了。我对女生当医生有点畏惧心理。所以,当他迎娶我回家做全职太太的时候,我挺轻松地脱下了白大褂。
婚后我很快就发现,一个"懂事"、"能带到人前"的太太,就是他需要的。木偶一样的生活,让我寂寞难耐。我想生一个孩子,可是他不愿再当爸爸。
我对他彻底绝望了。我懒得出门,大白天像个怨妇一样在家里揽镜自照,有时脱光了衣服观察着自己生气勃勃的年轻身体,不知道拿它来做什么。他很少在家吃饭,我也就饥一顿饱一顿,中午随便叫一个便当,或者干脆不吃。与此同时,我开始上网聊天。
在网上,我有过几次精神恋爱,但都止于网,没有打过电话。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到此地出差的男人,他一直想约我出来,我都没有同意。一次,我有事出去两天,回来一看,QQ上全是他的留言,他说今晚要走了,问我来不来酒店。我想了很久,最后拨通了他酒店的电话。我打车出门,在酒店附近买了安全套。这一切都做得有条不紊,出奇的冷静。我想用它来报复自己、报复生活。
我的半昼情成功了,但是却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自责当中。此后,我大大缩短上网时间,开始了一段比较积极的生活,做美容、看书看碟,还报名参加了小区会馆的跆拳道健身。
练跆拳道是个排遣压抑情绪的好办法。我的跆拳道教练是一个长得高大漂亮的女人,样子很酷,但是脾气特别好,有一颗儿童一样柔软的心。她知道我一个人没事,就常找个茬来陪我,我们俩都不爱逛商场,却喜欢去公园、去水族馆、放风筝什么的。跟她在一起,我觉得非常温暖、开心,好像又看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后来,我经常在她家里做饭给她吃,在她生病的时候给她打吊瓶、悉心照料她。她不工作的时候,我十天八天地跟她去旅游。以前跟先生一起旅游,总是住四星以上酒店,在海边一住下就不挪窝了。跟着她,我去了我先生不屑的云南、新疆。我们高兴就走,累了就歇,在各种有趣的小旅馆、小酒吧住店、打尖。她旅行经验丰富,身手又那么好,所以我一点不担心安全。更重要的,先生从不怀疑我们。而我自己心里也比较踏实。
我这算是双性恋吗?我不知道。做太太的生活如此枯燥。我不愿再多想。
王海鸰:做全职太太不是奉献
职业妇女有职业妇女的痛苦,全职太太有全职太太的痛苦。生活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选择你能承担的,选择让你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目前在荧屏上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婚姻家庭问题的思考和争议。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在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妻子的猜忌和误会而导致感情破裂的离婚故事。
与往常不同,这一次许多人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了女主人公林小枫社会身份的变化上——由小学教师到全职太太。离开了这条变化的线索,林的一些举动就似乎很难顺理成章。"中国式离婚"和"中国式全职太太"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吗?
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式离婚》剧本和同名小说的创作者——女作家王海鸰.
记者:林小枫曾是一个非常好的小学教师,为了照顾家庭,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所以她总有一种期待回报的、委屈的情绪。在现实中,这似乎是中国式全职太太的一种普遍心态?
王海鸰:林小枫所做的牺牲,本质上不是奉献,而是一种投资;她的依据是夫贵妻荣,那么等价命题就是,如果妻不荣,宁愿夫不贵,所以后来她会生出许多疯狂的举动。我认为,如果女人曾为家庭做出过一些出于自愿的牺牲,那么做了就不要再提,你的这些牺牲归根结底是为了你自己。更不要说你"付出了青春",因为你不付出,它照样会自然失去。
记者:林小枫的不自信和敏感多疑,是否和她失去工作做了全职太太有很大关系?
王海鸰:全职太太只是林小枫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她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她听到别人说她是家庭妇女就不高兴,看到丈夫一天天进步也不平衡,这一切就因为她当初的选择是盲目的。既然你选择了这种"非常"的生活方式,就要突破以前做职业女性时的所谓"常态".
记者:这种常态具体指什么?
王海鸰:那种以单位为一个人的惟一支点的思维习惯,以及以有形的东西来考量一个人分量的价值尺度。失去工作不等于失去自我。好多全职太太有失落和危机,像林小枫,其实是放大了自己的感受。另外,社会态度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你对林小枫这个人物抱怎样的态度?
王海鸰:我对林小枫是很同情的。中国处于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很多全职太太徒有身份,而思想和心态一时还转不过来。我写林小枫,目的就是把她树成一个坏典型,让姐妹们引以为戒。
记者: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林小枫这样的全职太太吗?
王海鸰:没有。但是我的读者会打电话给我说他们见过,或者告诉我她们自己就是。就我本人来说,倒是有一个做得非常成功的全职太太经常给我启发,她就是漫画家朱德庸的妻子冯曼伦。结婚前她曾是台湾《联合报》一个版的主编,名气很大。但是结婚后她就辞职专心做了朱太太。朱德庸对她非常依赖,没有她,朱德庸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将举步维艰。但是即便像冯曼伦这样一个聪明而成功的全职太太,有的时候也会苦恼得"要发疯。"那时她就谁都不理,一个人发呆,自己默默地调整。
记者:全职太太的心理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王海鸰:是的,但哪一种生活方式没有痛苦呢?职业妇女有职业妇女的痛苦,全职太太有全职太太的痛苦。在我们的文艺作品中,把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描述得好得不得了都是假的。生活就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痛苦,选择你能承担的,这就是我们能做的事。
记者:你认为对于大部分选择做全职太太的女性来说,到底有没有可能很好地驾驭这种生活呢?
王海鸰:当然有可能。这个劳动力过剩的时代,全职太太回家是应运而生的。如果不是她们自己精神世界苍白,想要的又太多,像她们那般有钱有闲,怎么就不能过得好好的?我的下一部作品,写的就是一个特别成功的全职太太,那时候会对这个问题继续深入探讨。
中国式全职太太的心理魔障
心理及职业咨询师白玲认为,做全职太太对人的压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付出巨大的努力,下面这些问题将成为全职太太们难以克服的心理魔障。
单一的评价体系:人是离不开评价的。社会职业的评估体系是多支点的,有直接体现的薪水和物质奖励,有领导、同事的评价,还有自身成长中感知的变化。全职太太由于不拿薪水,为家庭付出所得到的全部直接回报,就是先生和孩子的评价。因此全职太太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靠先生和孩子的表扬过日子的。而这是一个过于单一的评价系统,极易导致心理失衡。
虚弱的人际交往:人需要丰富的深层次的人际交往。全职太太日常接触的人际交往,如跟其他主妇聊些家长里短之类,就属于很浅层次的交流,它所能带来的满足是非常虚弱的。如此,全职太太就需要和家人保持一种非常密切的、深层次的交往,而通常家人又不能不断地提供这样的交往。全职太太由此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对于先生或孩子过于敏感,而对于外界刺激,则比较麻木,以致在对外交往中反应滞后,自信心越来越弱,严重的还会产生交往障碍。
缺席的外部驱动:人的发展需要驱动力。兴趣是一种内部的力量,责任是一种外部的力量。兴趣很重要,但是远远不够。人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要上一个大台阶的时候,往往需要特别强大的外力。在社会工作中,会有许多竞争对手、上下级来逼迫自己去超越自己,人的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对于中国的全职太太来说,外力推动已经很少,而中国人的内力也原本特别少。国外教育是强调内力的教育,单从兴趣出发也可能会有很强的发展动力。但在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从来都是家长、老师和上级告诉你,你应该干这个或那个,突然没有外力了,人就会不知道应该干些什么。或者即使找到想做的事,也很难坚持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全职太太虽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把一个兴趣爱好很好地发展起来的原因。
无力的情感刺激:和人的发展一样,人的感情也是需要刺激的。全职太太的问题就在于她们的自身状态太稳定。她很难提供给爱人新鲜的刺激。如果全是一方给予,就会使另一方产生太容易得到、太有保证的印象,反而容易厌倦。因此,全职太太与爱人的交往,也需要碰撞,需要得与失的配合。
微妙的经济问题:全职太太家庭的经济问题是很微妙的。夫妻再相爱,由经济问题引起的强势一方的歧视和弱势一方的自卑都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在比较小量的日常花费中不明显,但遇到大宗的家庭花销时,问题会立刻显现出来,这在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的家庭中就尤其突出。
迷惘中转型
越来越多的女性会部分或全部地成为全职太太,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做一个阳光的、快乐的全职太太也并非不能。
不管承认与否,全职太太又回来了。虽然这其中永久性的只占极少部分,但是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要有或长或短的"全职太太"的经历。
中国的妇女解放曾被认为是计划经济时代少数几项成就之一,国人也曾为全职太太的消灭而感到骄傲。上世纪50年代,国家从政策、法律上对女性全员连续就业实施保障,在观念上赋予了工作至高无上的价值。然而,女性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的同时,也失去了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潘锦棠在《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一文中提出,计划经济时代存在女性就业率虚高的现象。学界的一种观点是,全职太太的重现是市场经济对过去遗留问题的一个矫正,也是整个社会自由度和人性化程度提高的表现。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研究员潘允康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全职太太多是出于被动的选择。其中,为抚育年幼子女而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太太回家的最大契机,这一点在世界各地都是共通的;另外,丈夫在事业爬坡的关键阶段,需要女性回家起到稳定剂的作用,这是做全职太太的第二个重要理由;女性因为暂时失业而回家,同时丈夫的经济能力尚可养家时,女性因不急于找工作留在家中,成了全职太太的第三种常见情况。真正主动选择不就业的全职太太只占极小比例。
全职太太并非一次性选择。对于已回家的太太,无论将来她们是重新回到社会做职业女性,还是做一个兼顾家庭和事业的自由职业者,或者永远不工作,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心态和生活模式的转型。
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从职业女性到全职太太的转型过程,本应生动多彩的回家生涯就会成为许多女性的艰难时世,继而引发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
旧式太太的成功模式已不可能被复制 为什么全职太太的转型如此艰难?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安琪认为,首先,现在家庭的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单从传统的家务劳动这一角度出发,便不足以找到全职太太的价值所在。虽然中国在解放前一直是一个全职太太盛行的社会,但现在旧式的家庭和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旧式太太的成功模式已不可能被复制。
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管理着一个偌大的家族,与现代组织里的职业管理者并无区别,所以她的全职太太做得有声有色。现在大都是一家三口的小家庭,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又高,全职太太回家以后,很难从家务工作中得到成就感。
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成为全职太太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心理咨询师白玲强调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她认为,现在中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鼓励每个人都去尽量发挥自己,全职太太的身份似与这个主旋律不符,因此会受到冷落。
作家王海鸰则认为,社会对全职太太的不认可,还是性别角色教育的问题。"5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男女都一样,搞得现在男人不了解男人,女人不了解女人。其实男女怎么能一样呢?"
可以选择阳光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做一个阳光的、快乐的全职太太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务。有一些全职太太已经在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做得很好。
身材高挑的贺青结婚前是涉外酒店的经理。她的夫婿李若弘是地产界的高尔夫之星。他策划发起的高尔夫球赛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商务交流平台。在丈夫的鼓励下,贺青结婚后也迷上了高尔夫,老公赞助的比赛,她每年参加。现在,训练成为她最固定的生活内容,水平在业余女选手中已入高手行列。每到周末,贺青就和老公一起飞外地打球,现在她的目标是打遍国内的每一块高尔夫场地。李若弘对自己的太太是个高尔夫选手这件事非常骄傲,收藏着各类时尚杂志对太太的专访。谁说不能妻贵夫荣呢?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职太太的传统角色还主要从事公益服务。比尔·盖茨是世界头号富豪,而他的妻子是世界头号慈善家。
在中国,苏州的台商太太社团在公益方面有很好的传承。苏州市区的台商太太有300人。她们的素质比较整齐,在来大陆之前都是有工作的。跟随丈夫来苏州后,全部做了全职太太。苏州台湾同胞投资协会副会长兼妇女联合会总召集人谢雨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起先,她们对全职太太的生活也很不习惯,苏州台协王清辉会长注意到这个问题,就决定成立妇联会,把太太们组织起来。他认为,不这样,很多太太就坚持不住。
太太们的公益活动开始于3年前。谢雨秀说,在台湾,传统全职太太们最常见的角色就是自工(义务工作者)。教会、寺庙、老人院、孤儿院,都是她们的活动范围。她们把这些传统的公益活动移植到苏州,活动经费主要靠义卖,也很成功。有的苏州本地太太从媒体上得知台商太太社团的公益活动,也打电话来要求参与。
然而,类似的活动在成都市却流产了。2000年,成都青羊区社区教育学院开始筹办全职太太沙龙活动。倡导的活动内容包括选修课、讲座、社会公益活动,如去SOS儿童村、希望工程、社区服务等。打电话咨询者络绎不绝,刚开始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来报名,但最终没有办起来。对于公益活动,大多数全职太太表示偶尔为之还可以,但要做成定期的活动,就不感兴趣了。青羊区社区教育学院院长祝小红说,在中国,全职太太的公益活动,和整个国家的公益事业一样,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环境。
相关链接:国外的全职太太
美国——美国最早出现全职太太是在20世纪40年代,丰厚的物质生活让美国女孩在那个年代里就开始有了五彩缤纷的全职太太梦,以至于到50年代,大约有1400万个女孩在17岁就订了婚。可是5年后,美国的心理学家发现"全职太太忧郁症"席卷了整个美国,毫无疑问是舒适的生活让她们生病了。这次席卷美国的是一股风起云涌的女人走出家庭实现自我的狂潮。到了80年代,一个正常的女性如果不工作,虽然没有人指责你,可你自己会觉得生活不对劲了。
日本——日本的全职太太是60年代出现的。当时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得不到晋升的机会。再加上孩子希望放学时妈妈总在家,所以,"全职太太"就出现了。从前的日本女性是完全不工作的,工作甚至会成为一件让人觉得耻辱的事情,当然现在已有很多女性从家庭走向了社会。在日本,即使是做全职太太也不会让人觉得寂寞。在日本、女性的社团活动是非常多的。一些女性社团和活动的组织者会像推销员一样主动登门劝人去参加,而日本的男人也很愿意他们的太太用他们的钱去做社团的事,这会使他们在自己居住的社区里很有面子。
德国——结婚生子后,一般德国女人便当起了全职主妇,之前上班的女性,公司依法为她们留职,并给予相当长的育子假,假终,妈妈们既可以选择重返岗位,逐渐由半天班递增到全职,也可以届时再决定辞工。在德国,家务劳动也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薪水。家务劳动被纳为社会工作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全职太太从事家务劳动不必担心被人瞧不起和被欺负。(曹红蓓)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