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1月20日专电(记者何云江)刚入读小学一年级的林林经常在家耍赖不去上学,其理由是“老师教的都会,没意思”。面对这些“先知”学生,常常让老师们感到尴尬。
早期教育“小学化”现象近几年来越来越普遍,通常小学一年级每个班都会遇到不少这样“高材生”。他们有的入学前就能识不
少汉字,有的甚至能识数千汉字,有的能背数十首甚至上百首古诗词,还有的能进行初级算术运算,有的则是几方面兼而有之。而这些方面的教育,原本是小学阶段才应该完成的任务。
在贵阳市中心区一所小学任教的老师陈雨说,在为孩子们上课时,她发现一些孩子就是不爱听,坐不住,有的还骄傲地告诉身边的同学,这些东西他们在幼儿园就会了,甚至去“教”别的孩子。当老师问及孩子为何不认真听讲时,会有好几个同时举手发言说,“老师教的,我们都‘会’”。
贵州民族学院附属小学教师周慧芳认为,这些孩子在幼儿园超前受到这类教育,进入小学后再重复学习孩子自认为学过的知识,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和自满情绪,形成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学习。
一些教师表示,遇到这种早期教育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常常感到很为难。一方面这些孩子一知半解,满瓶水不响,半瓶水晃晃,耽搁了自己的学习;一方面他们上课时心神不定,干扰课堂纪律,影响了别的孩子。但这种早期教育“小学化”对孩子的不利影响,通常难以矫正,成为问题。(完)
特约编辑 徐新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