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讯(记者 吴洪斌 李剑桥) 走马17市,各地正兴起新一轮的旅游开发热。
东部的威海以“幸福海岸”为主题,对辖区的1000多公里海岸线整体开发。威海市副市长刘茂德说,威海要达到“可进入,可停留,可观赏,可享受,可联动,可回味”。烟台市副市长李淑芹则直言烟台要建成“黄金海岸、人间
仙境”的北方度假中心。
中部的东营启动了黄河口旅游工程,副市长田振玉表示,黄河口旅游尽管起步较晚,但潜力巨大。潍坊则力打国际风筝都形象,副市长蒋文彩说,潍坊旅游的终极目标是建成中国民俗旅游代表性目的地。
西部的菏泽,旅游资源相对匮乏,副市长杨永昌说,我们以“菏泽牡丹甲天下”为品牌,大打特色牌,今年牡丹花会,仅新加坡就来了1000多名游客。
西北部的滨州市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孙子兵法城已经开门纳客。滨州市委书记孙德汉胸有成竹:我们的目标市场是京津塘,每天从这里开出的车辆有3.2万部,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市场。德州市副市长满春重则提出要建设绿色德州、美食德州、不夜德州。
大企业也不示弱。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海尔集团投资数亿元开发工业旅游。青岛啤酒集团也借助其百年历史,投资3000万元建起青岛啤酒博物馆,增添省内工业旅游的内涵。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省旅游景区(点)已经达到800余处,在全国名列前茅。
旅游景点作为产品要卖好,才能实现价值的转换。因此,旅游山水怎么卖,确实应该好好斟酌一番。
应该看到,这几年,有一些景区,开业时红红火火,运转两三年,业绩迅速下滑。原因何在?
重开发,轻促销。记者在各市景区采访中普遍感受到存在这个问题。有些景区没有摸透旅游业的特点,景区建好就万事大吉。要么坐等游客上门;要么过分依赖旅行社。
在经过了十几个黄金周之后,旅游产品也出现了相对过剩,不再是一开发出来就遍地黄金。发展旅游业,我们必须有这种危机。必须做到开发与销售并重。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要属青岛海底世界。在旅游看点最多的青岛诞生这个总投资达2.2亿元的大项目,能否尽快收回投资,考验着经营者的水平。开业后,经营者对旅游也许没有太多的诠释,而是一门心思把“卖景区”作为第一要务。他们聘请了曾经在国内两大家电企业作区域市场经理的销售骨干来做营销,促销广告遍布省内城市的大街小巷,“游青岛,看海底世界”,一夜之间打开了局面。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海底世界接待量超过一百万人次,这对一张门票达100元的一个景区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政府的区域形象营销。区域形象营销非政府莫属,任何企业都无法替代。像日本、新加坡这些旅游发达的国家,总统都亲自参与做旅游形象广告。
我省的威海市是区域形象营销的高手。上世纪90年代,威海市在海内外率先打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威海China”,使得威海的优美环境享誉海内外,为威海后来发展度假旅游的开发打下基础。资料显示,“九五”以来,威海这个只有200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入境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始终居全省前4位。
如果还认识不到区域形象营销的重要,那么看一看河南“焦作山水”的营销运作,不能不让人信服。
焦作从1956年就是一个“煤炭立市”的城市,“黑色印象”一直是它的区域形象。在经济发展中,焦作看到了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因资源枯竭而衰的规律,组织实施经济战略性转移,利用当地北倚太行、南临黄河的旅游资源,提出由“资源富市”向“旅游强市”转变。在累计投入7.6亿元开发建设云台山、青天河等五大景区的同时,焦作市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以上的旅游宣传促销专项经费,由焦作市领导带队南下北上叫卖“焦作山水”,短短4年的时间,焦作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不足1%跃居到2003年的9.4%。2004年十一黄金周,焦作各主要景区(点)共接待游客85.12万人,实现门票收入3163.31万元。
对于发展旅游业而言,这是一个区域营销的时代。我省的许多地市已经意识到区域营销的重要,政府纷纷组团进行整体营销。但也有一些城市直到今天连一分钱的专项促销经费都没有。这不光对旅游,对整个区域形象塑造都没有益处。
责任编辑: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