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景也”(《说文解字》),“景”,指的是影子,因此镜为能照见影子的用具。古代的镜子多以铜制,表面磨光,用来整容照面。“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齐策》)。南北朝时的著名长诗《木兰诗》写花木兰征战十余载回到家中,重整女儿妆,“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还有唐人温庭筠的《菩
萨蛮》词,描写了一个女性早上起床后在镜前梳妆打扮的情景,十分生动传神:“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而古代胸怀大志的男儿,常从镜中看到青春易逝,事业未成,嗟叹不已。“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铜镜在我国何时产生?最早的传说见于《黄帝内经》:“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还有《玄中记》中说:“尹寿作镜,尧臣也。”这些都不足信。在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镜”字,但有监”字,字形正如人临器皿作俯视之状,即“人监于水”。“监”者,是一种大盆,盛上水,人俯而照之。《说文解字》解释为:“监,临水也”。因这种大盆后来多为铜铁所制,故在“监”的左边加上“金”旁,或写作“鉴”,所以“鉴”与“镜”相通,都作照影之用,只是“镜”字是后来才有的。根据我国的考古发现,铜镜最迟出现在商代后期。到战国时代,铜镜开始盛行,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形制比较轻巧。
在西汉时,所制铜镜比较厚重,纹饰有几何形图案,出现了半球形镜钮,镜背开始有了铭文,是一些通俗的吉祥语,常见的有“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等。
唐代的铜镜,洁白光亮,有圆形、八棱形、菱花形、带柄手镜等款式。宋代则多菱花形镜。
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我国出现了玻璃镜,并迅速流传开来。以后,铜镜也就日渐稀少了。
因铜镜可以整容照面,古人便借镜以喻自省,而且衍生出一些专门的名词,如:“镜考”、“镜戒”、“镜鉴”……“太宗谓群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犹一镜亡矣’”(《唐书》),这是一段很有名的话,常为后世所赞赏。
因“监”、“鉴”之意与“镜”相通,故《增广贤文》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还有“鉴察”、“鉴谅”之类名词的产生。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用的“监督”、“监察”之类词语,亦可追源索流到古代“监”字的本意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