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则经济新闻引起了笔者关注。一是“媒体催债”。建设银行、建行北京分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北京办事处日前斥资上百万元,在报纸上联合刊登22个版面的“债权转让暨催收公告”,向四五千名借款人催收5342笔、总额超过100亿元的可疑类贷款。二是“车贷翻车”。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全国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超
过1800亿元;2003年至今,至少有945亿元的个人汽车贷款无法回收,不良贷款率超过50%。而汽车消费贷款从“加速”到“翻车”,用时不过数年。
诱发它们得以滋生的“温床”究竟在哪里?原因固然很多,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细胞正受到“博弈经济”“病灶”的吞噬,恐是原因之一。当经济博弈作为一种时尚心态与必备策略之时,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经济乃至整个市场经济便成了“不设防经济”,博弈者当然会在与银行的“博弈”中大获其“胜”!
经济学上的博弈论将经济活动看作是一场“游戏”或“对弈”,每个游戏者都应尽量寻找对己有利的规则来“灵活”选择策略,甚至通过“犯规”成本收益比的权衡,不惜故意犯规来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经济人”总是忙于投入产出的“算计”;而算计的极致形态,便是将每一次经济活动视作商战博弈,把你死我活的个案“搏杀”
强化为一般意义上的商战原则。只要这种博弈心态不触犯现行法规,本无可厚非。如若把所有市场竞争合作者都以邻为壑地视为博弈对象,把获取不当得利看作博弈动机,把不择手段当成博弈手段的话,事实上的“博弈经济”也就形成了。博弈经济的危害必然表现在对诚信经济的公然背叛,对法制经济的公然藐视,对和谐经济的公然践踏上,一切真正爱护市场经济健康身躯的人们,是不愿意看到博弈经济的“癌变细胞”任意滋生蔓延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曾公开告诫市场各方,“不要和央行博弈,大家同舟共济”。其实,遭到博弈的何止是中央银行。有的企业法人虚列注册资本、虚构收入利润、虚拟投资项目以骗取商业银行贷款,实际上是将其作为博弈对象,一旦贷款资金到手,还与不还主要不取决于是否具有偿还能力,而直接受制于博弈的“成本收益比”。同样,好端端的房贷、车贷等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本来既是给消费者提供金融支持的雪中送炭,又是商业银行全面入世前一顿强身壮体的大餐,现在却是苦涩不堪难以下咽。难道这不是一些人与商业银行“博弈”的恶劣结果吗?当诚实守信、勤劳创造、富而有仁的务实正气不敌见利忘义、巧取豪夺、为富不仁的博弈歪风时,“博弈”成为时尚究竟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征兆,还是商业道德沦丧的藉口?
经济博弈之风蔓延,风源必是诚信蒙垢;博弈经济毒瘤滋生,病灶必是法制失严。如何防止经济博弈之风的蔓延从而避免跌入博弈经济的深渊?通途千条万条,通衢大道只有一条:从现在起务必大力加强诚信法制建设!我国市场经济的“跑车”只有用诚信法制双轮驱动,才能在健康轨道上跑得既快又稳。顾纪生
傅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