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硕士毕业后,小王到一所高校做了一名专职大学生班主任。刚工作那阵儿,管理着200多名充满活力的大学生,虽然比较累,却也是苦中有乐。但是,3年下来,当初的踌躇满志在各种繁杂的琐事中逐渐消失。“总这么干,真没什么意思”,小王现在想换一个“稍微轻松且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
其实,小王的
心理在高校专职班主任中比较普遍。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从现实情况看,班主任有80%的精力被迫花在各种证件等的收发中,如新学期学生证的注册、放假前的订票、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等,长期下来必然会越来越缺乏热情;而学生一旦出事,班主任又是首先被问责。另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很难量化,大多靠自觉和责任心,效果在短期内往往很难看出来,这就容易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加上大学生班主任的工资待遇比较低,缺乏激励机制,长时间下来,积极性必然会降低。
“要改变大学生班主任缺乏成就感和积极性的心理态势,除了要提高待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之外,关键要建立一种准入制度,增加班主任对自身及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同。”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潘天强看来,班主任的具体管理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内容,这并不是一般的管理人员所能认识和做到的。
而要改变班主任的生存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造力,走兼职之路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王渺认为,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班主任往往产生无归属感,缺乏事业发展空间,也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兼职制度,班主任自身的专业背景可以说服学生,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学术上的有效指导。同时,由于所带班级数量减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更易实现有效沟通,教师的自身发展要求也得到了满足。(张贵勇)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