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宣布“顶尖大学计划”
10月22日,台“行政院长”游锡堃宣布启动“顶尖大学计划”。他表示,将在“新十大建设中”编列50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特別预算”,集中补助1到3所大学,5年内每校每年可获补助30亿元;希望未来10年内能有1到3所台湾大学可以进入世界大学前100名。台湾大学、
成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阳明大学等都希望争取到这项特别补助。游锡堃表示,只要有心晋级世界百大的大学,不分公立、私立,经过协调合并,达到一定规模,都可以提出申请。在台湾高校中排在第三、四位的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交大已经计划于明年合并。
台湾高等教育存在4个问题
近10年来,特别是民进党执政后,台湾高等教育急速扩张。1998年,岛内只有84所大学,2004年已经增加到168所;大学生人数由近41万人,增长为近90万人。研究生人数更加激增。1998年,岛内所有大学共有841个研究所,5万多名硕士生、博士生;2003年,研究所已增加到2215个,研究生人数也增加到14万多。这种急速扩张的积极一面是,岛内高等教育得到普及,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问题之一:高考录取率导致生源质量下降。目前,台高考入学率已超过75%。其原因无非是学校多,学生少,许多大学惟恐招不够学生影响收入,不断降低录取分数线。今年全台湾有13个系的录取分数线低于100分,其中真理大学数学系语文、数学、英语3科总分达到68.5就可录取。尽管如此,仍有31个系未招满学生。在这种几乎人人有大学上的情况下,大学筛选人才的功能就不复存在。这首先反映在毕业生的水平降低,其次是大学生犯罪问题严重,大学生卖淫、贩毒的丑闻时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问题之二:教育经费减少。学校的数量增加太快,而高教总经费不增反减,每个学校所得到的经费自然减少。尤其是民进党当局,宁可花巨资购买军火,也不愿增加教育投入。与国民党执政时期相比,台湾每年的教育经费减少了近10%。2000年,台湾的教育经费是1591亿新台币,2004年下降至1352亿,锐减239亿。每个学校得到当局的补助愈来愈低,投资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金额当然愈来愈少。1993年,当局投在每位公立大学学生身上的经费是20.23万元,而2002年已减少为17.94万元,对私立院校学生的投入就更少。学生人均经费已倒退到15年前的水平。
问题之三:教育质量下降。首先是师资增长的速度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许多学校没有几名本校教师,主要靠聘请外校的教授,这种“流动式教育方式”当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是由于经费紧缺,一些学校的教育设备、设施无法满足学生所需。其三,由于教授评定、考核制度存在问题,教师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上,讲课是应付差事,不需要认真做准备。因此,这造成大学生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应学的东西,有91%的受访企业认为现在毕业的大学生素质下降、不堪使用。
问题之四,学费大幅上涨。高校和学生人数增多,但当局却无力相应加大教育投入,学校被迫提高学费以“自救”。今年,台湾大学的学费再次上涨,单是每学期开学时应缴纳的学杂费,就至少在10万新台币以上,其他还有书费等。如果学校离家远,则另需准备好住宿费及生活费。如此庞大的费用,叫低收入的家庭如何承担?近几年岛内失业人口剧增,因此使得这一问题更为严重。许多学生组织和家长已多次向台当局反映学生因付不起钱而失学的问题,但是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民进党脱不了干系
以上问题,造成台湾高校虽多,但是平均水平下降,就算是排名第一的台湾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也仅列第160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岛内政治脱不了干系,政客们为讨好选民、拉选票,竞相许诺,搞“乡乡有高中、县县有大学”。在2004年选举中,陈水扁为兑现选举支票,让宜兰、苗栗、澎湖、台南的5所学院破格升为综合性大学。另一方面,民进党执政后,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如何推动“台独”路线上,有钱买军火,没钱办教育;而教育改革的决策粗糙,越改越乱,导致2002年9月近10万名教师、家长走上街头,表达心中的不满。今年底“立委”选举快到了,陈水扁当局此时抛出这个“教育大饼”,也是想多拉一些选票而已。(陈华)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