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师生同诵《弟子规》,学生列队离校,师生互敬“鞠身礼”。京城百年老校前门小学将“孝弟仁爱”的《弟子规》纳入该校的“校本课程”,引起社会关注。
老师该不该向学生行礼?现代儿童的品德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开展?采用何种方式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在青少年的道德伦理教育中,作为传统的“解惑授业”者
的老师,到底应该成为什么角色……一时间,众多关乎老师形象及老师与学生关系的话题不绝于耳。
前门小学四年级的杨慧老师从今年3月就开始在每周一次的“诵读课”上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弟子规》。他们年级学过的其它“经典”还有《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论语》和《朱子家训》。老师们认为,让学生重读《弟子规》是对孩子终身受益的一件事情。在“西风渐进”的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鼓励学生学科技、学知识的同时,更有责任来诱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
“古籍经典里最精彩的是细节,做人做事的细节。同学们给我们鞠躬,我们也给学生鞠躬的做法其实也是一个细节。要求孩子们‘懂礼’,首先要给孩子做出榜样,行动胜于说教!”据说刚开始给学生鞠躬时,不少老师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半年下来,他们都觉着这样做挺好。因为孩子们学习也非常辛苦,他们理应受到尊重。
一改“传道、授业、解惑”者的“高大”形象,老师弯腰给学生鞠躬,前门小学老师的这一“大胆”举措第一次让身处校园的学生“品尝”到了受人“尊重”的“滋味”,而这一切全是他们人生的重要启蒙者———老师给的。老师给学生鞠躬显然不是《弟子规》内容之一,但我们更愿意把它看做《弟子规》的“关联产品”。学生们要学做人,老师亦然。(本期撰稿人 高铭)
背景资料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编写,与《三字经》、《百家姓》有同等影响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为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特约编辑:wgl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