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体:2004“胡润版”中国富豪榜近日登场。而此前的“十大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排行新闻已率先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组委会公布的20个提名城市名单遭到了从专家到网民的质疑。
虽然和很多人一样,笔者也无从判断哪些城市更具经济活力,但从这个活动的名称和评比内容就可以看出,该排行如果不引起
质疑那才叫奇怪———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而不少因素都是人们无法逆知的。换言之,“活力”这个概念,是不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的。硬要把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排出个精细的高低上下来,难度非同小可———调查对象的模糊性,实际上已经决定了这种排行的非客观性、非科学性。
时下,“排行”日渐成为社会一景:乐曲要排行、大学要排行、城市要排行……并且是你排我也排,结果各不同。其实排行榜本身并不是不好的事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科学、客观的排行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对信息的甄别,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排行榜多少被赋予了“恶”的色彩,成了“排行病”———一些排行榜变成了摇钱树。只要榜单能够引起广泛争论,进而吸引眼球赢得赞助就行,可信度却被抛在一边。
当然,虽然知道了上述背景,也还不能断言推出这样一个“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榜”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然而,这种排行却又并不是毫无意义如一次无聊的选美那么简单———因其结果有可能影响到政府及公众的认识和选择。因此,以“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榜”可能带来的混乱后果计,笔者认为此种病态的排行风是到该煞的时候了。
(郭之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