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逛商场的人都能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商品的销售专柜上都摆有或“中国公认名牌”或“国际金奖”或“连续几年销量第一”的精制牌匾或是证书,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牌匾”和证书,消费者放心大胆地购买了这些商品。据《大连日报》报道,这些金闪闪、明晃晃的“名牌”牌匾和证书在我们辽宁省包括我们大连竟然有一
半之多是商家“自封”的,是不折不扣的虚假广告。
虚假“名牌”牌匾“泛滥”市场,获利者自然是商家,而受害这自然是消费者。商家利用消费者崇尚“名牌”的购买心理,自制所谓“国际金奖”牌匾和“连续几年销售第一”标志证书,欺骗消费者,而消费者毕竟又非专业人士,一时间面对名目繁多的“名牌”牌匾和各种各样的证书也无法辨别其真假,以至于上当受骗。
虚假“名牌”牌匾何以“泛滥”市场?这里面固然有不法商家惟利是图的本性使然,但是笔者以为,这也和我们国家一些部门和机构这几年“滥”评比、“滥”颁发牌匾和证书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许这些机构和部门发放“牌匾”的本意是好的,开展这种活动的理由也很充分,但是无论多么好的东西,一旦“滥”了就会变成“灾”。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仅湖北省质量监督局一家部门一年之内就开展了将近60多种商品质量评比,当然有评比,就会有证书和牌匾;且不说,这样名目繁多的评比有敛钱之嫌,单就这60多种牌匾和证书就会让我们的消费者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商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这些“名牌”或是证书,心理就会“失衡”,于是就开始造假自封。
虚假“名牌”牌匾“泛滥”市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评比部门只重“评”而轻“管”。按理说,各种“名牌”牌匾或是证书颁发之后,要经常开展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其产品不合乎要求者要及时收回。而事实上,在我们国家,“名牌”牌匾往往是只发不收,似乎成了某些商家的“终身成就奖”。此外,与相关职能部门疏于对市场的各种“名牌”牌匾或是证书的监管也不无关系,由于疏于监管,那些虚假“名牌”牌匾或是证书才有了较多的生存空间。
综上分析,要想遏止当前“名牌”牌匾或证书漫天飞的现象,一要严格限制颁发各种“名牌”牌匾或是证书,二要实行牌匾证书收回制度,三要加强市场的监管。
(张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