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山东省376万工伤保险参保人主要来自国有集体企业,很少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认为事故不会落在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导致这些企业与工人之间缘于工伤的纠纷正趋于高发。
9月17日,记者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省新增工伤险参保人94万,但与参保均过700万人的养老、医疗保
险相比,仍显滞后。医疗工伤保险处副处长马晓宁介绍,大部分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都还没有纳入保险覆盖范围,驻鲁中央行业、企业参保率也偏低,另外,全省还有26个县尚未启动此项保险。
我省一家达10万人众的民营企业,无一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老板们大多都是“能少缴点就少缴点”。工人中也有很多认为工伤险不像养老保险,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养老险费企业、个人共缴,工伤险只有企业缴,工人往往不知就里。侥幸心理则是用工双方普遍都有。这些导致工伤险易受忽视。
一旦事故发生,老板们多半会选择与工人私了,但在双方费用摊分上较难达成一致,容易引发纠纷。据悉,工伤纠纷已成为我省劳动争议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一类。个别高风险企业甚至事前就与工人签订“生死合同”,企图摆脱工伤的一切责任。我省某乡镇煤矿的工人因事故受伤,矿方以“生死合同”为由拒赔。劳动部门认定此系无效的非法合同,责令企业支付医疗费用。
省劳动部门提出,有一定规模、经营稳定的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今年都要参保,同时中央直属企业也被列入执法监察的重点。后者可采取异地统筹入保等灵活形式扩大工伤险覆盖面。
问题是有不少迟迟不入保的企业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宠儿”,纳税额高,轻易碰不得。马晓宁说,要想推动工伤保险顺利进展,必须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地方保护。
(记 者 李 强 通讯员 赵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