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近期,中小学生从漫长的暑假回到了课堂,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而不少同学在课堂
学习之余会选择课外班的形式
为自己开开“小灶”,补习课堂吸收知识的不足或让自己进一步提高,于是乎开学之后,课外班就成了求学市场中的热点。日前,北京多家针对中小学的课外培训机构有关负责人齐聚本报,对课外班市场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参会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学英语培训部主任李亮
北京精诚教育集团少儿外语教学管理中心主任蒋佩瑶
精华教育机构教学总监尹宗禹
巨人学校副校长朱丽英
明师教育机构管理中心主任粟泽
课外培训要解决“吃不了”和“吃不饱”
与会嘉宾们普遍认为,目前学校教育学习效果的不平衡是促使中小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的重要原因,而课外培训解决的恰恰是不同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所出现的“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
李亮认为,细分现在的中小学课外培训市场就不难发现,参加课外辅导班学习的学生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类学生参加学校中的课内教育无法使他们满足,存在“吃不饱”的情况;一类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比较差,希望通过参加课外辅导班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第三类学生自己并没有主动参加培训的愿望,但出于家长和周围同学环境的压力而不得不参加课外培训。
尹宗禹说,授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环节。由于教学起点的不同以及教学覆盖面和教学密度的矛盾以及课内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敬业精神的不同,课内学习客观存在着“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而课外培训是对上课的一种补充,这种补充解决的是使在课内“吃不饱”的同学学到足够的知识、达到想要的高度,使在课内“吃不了”的同学完全消化课内的知识,达到教学的要求。
其实随着课外培训市场的发展,现今的学生和家长对课外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化。朱丽英表示,拿外语来说,从前家长只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学好英语,而现在不少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掌握法语、日语、韩语等第二外语;学生参加“奥数”等课外培训的目的也从以前在竞赛中得奖发展到现在的“开发智力”和锻炼数学能力。此外,学生和家长在课外培训领域对于一些学校里没有开设的课程如游泳、琴类等需求也很大。
粟泽认为,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上感觉到力不从心,特别需要学校对孩子有非常具体的关注。但是传统学校可能在体制上多多少少有一些问题,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产生。培训机构不但要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问题,还包括孩子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需要专门的心理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这就是协同教育强调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教育孩子。除了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背后的学习心理、学习策略和思考能力是更为重要的。
两大原因导致课外辅导存在“学科倾斜”
其实在中小学课外培训的市场中,虽然选择课外培训班的学生非常多,但其需求并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学科倾斜”的现象,外语、作文、数理化等科目的课外培训受到多数学生的追捧,但语文基础、政治等文科科目则
少有问津。尹宗禹认为,这种在课外培训中存在的“学科倾斜”现象主要由两大原因造成。
首先,学生和家长对课外培训的学科需求反映了人们对学科认识的不同,而导致这种认识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考试分数这个“指挥棒”。他把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考试比作“百米比赛”,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差并不会很大;而数理化的考试则是“马拉松比赛”,不同学生的成绩可能差距非常大,这个因素客观上起着引导人们重视理科的作用同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样由来已久的传统观念依然影响着家长对孩子成绩的要求。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对文科的学习认识不到位也是造成课外培训学科倾斜的重要原因。人文学科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人文学科的良好学习效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例如,目前许多学生和家长对于语文的重视仅仅体现在作文上,但实际上良好的作文能力建立在良好的阅读能力基础上,许多家长恰恰看不到这一点而舍本求末,在课外猛抓孩子的作文水平,最终效果也并不好。许多家长将政治学科等同于政治,不太重视孩子政治学科的学习,认为“没有用”,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这些素养也是孩子所必不可少的。
与会嘉宾认为,一些学科在课外培训领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冷落体现了人们对就业和未来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提高人们对教育整体的认识不但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促进,也需要众多课外培训机构的努力。
校外课程是课内教育的有益补充
正确看到校外辅导课程的作用不但是家长有效利用这种教育资源的前提,同样是培训机构端正办学态度的基础。尹宗禹认为现在校内校外的课程惯性并不明朗,他说,像新东方这样在各个年龄段开设英语,等级化是将来英语发展的方向,但是这跟学校的教育是什么关系,比如一个初中的孩子学校上五节英语,在校外英语是什么水平,有什么关系并不清楚。学生一个星期在学校上四节英语课,在校外一周上90分钟,这四节课和90分钟又是什么关系?
朱丽英认为,课内教育的有益补充是面授课程不容怀疑的位置,这一位置的认定要在家长和学生受益的前提下。但由于校方的某些教育理念的错误,出现了一些问题。朱丽英举例说,校外辅导的英语课程有盲目追求快的现象,使用的教材也有不科学的地方,曾经见到三年级的孩子学习公共英语。另外,家长和孩子盲目的从众心理也对面授班的授课效果有影响。
李亮对“做培训工作大部分是做家长的工作”的观点非常认同。他说,家长才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引导他们非常重要。有的家长英语水平相对滞后,他们在给孩子选择英语培训的时候没有清晰的认识,经常是看广告怎么说就怎么听,很容易被某些虚假的内容误导。特别是对英语听说类的课程和教材的认识也非常模糊,而且缺乏安全感。
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想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蒋佩瑶认为,教材水平与学生水平相匹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要合理安排保证学习的进度,不要盲目求高求快。但是也有培训机构认为,民办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取得社会效益,家长对孩子英语水平的要求,需要孩子达到某种程度,培训机构应该给与满足,这是社会需求。李亮提出,培训机构帮助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水平进行非常有效的评估,可以让家长很快明白孩子英语水平差在什么地方,这一段学习是否有进步,帮助家长最直接地看到参加课外辅导的效果。
变家长的选择为孩子学习的动力
家长在面对多家培训机构和纷繁的培训课程时,朱丽英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慎重,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参加的班。另外要重视孩子的兴趣,有些孩子某方面可能是天才,或者他有非常喜欢、擅长的科目,家长应该允许他多花些时间
在上面。而且切忌在孩子还比较小的年龄时提前把后面的内容学完。家长应该起到适当把关的作用,孩子应该跟同龄人享受该有的乐趣,否则孩子也很悲哀。此外,应该选择班级规模较小的课程,尤其是英语课,语言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
尹宗禹认为在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家长的选择确实很难。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老师的管理就显得很重要。但是培训机构的老师在本校还有很繁重的教学工作,利用周末时间出去讲课,是否有充沛的精力很成问题。进行全科的辅导的老师确实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家长选补习班的时候,学校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都要考虑,教学管理者非常关键。
粟泽对于家长对学生学习不了解的状况感到触目惊心,他认为家长应该更专注学生的综合学历。他说,终身学习需要在孩子的青少年时代塑造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综合学历包括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总体评价的成绩才能反映出孩子的真实水平。所以校外辅导应该做好学校课程的补充,家庭教育的补充。粟泽提出一种观点,尽管为孩子选择了培训班,家长首要的关注点不应该放在课外教育上,还是应该关注学校教育,再出色的校外辅导也永远代替不了学校的教育,这是对孩子负责的说法。家长不要忽略学校教育,应该和学校老师做好配合。他提出的宗旨是,家长对学生有准确的定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学校学习,然后再向校外延伸,是否选择辅导看孩子的需要,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校外补课。家长应该亲自考察一下学校的外部条件,把学校的管理、师资、办学的硬件环境都了解一下。最重要的一点是最终的选择,是孩子的选择还是家长的选择。即使是家长的意见,也一定要说服孩子,而不要强迫他。要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变成孩子主动的学习。(文/储智勇
于静) (编辑:漠白)
特约编辑: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