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间不再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是多了温馨色彩——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观念中,“师道”总是与“尊严”联系在一起。十年动乱前后很长时期,师道尊严更被曲解为对立关系,老师发号施令,学生唯有服从,学生见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师生关系悄悄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师生关系不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般刻板,而是多了亦师亦友的温馨色彩。
互相尊重:师生之间人格平等
30年前的一幕,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有40年教龄的老教师张惠的脑海中:
上世纪70年代中,初入教坛的张老师带学生到农村学农。农村的条件非常艰苦,有学生偷偷跑出去买东西吃。一次张老师逮住了几名违纪学生,撕开学生买回的饼干袋,将饼干倒在水塘里。一名男生看着饼干一片片掉在水中,心疼得眼圈都红了。“那一幕真是刺痛了我的心,至今提起来还是对那几个孩子有歉意。”张老师谈到,“最让人难过的是,那时候大多数老师对学生都采取这种态度,不懂得尊重学生。”
五六十年代,小学教师斯霞提出的“母爱教育”轰动全国,她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母爱教育”与今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异曲同工,但这一理念在文革中受到批判,师生关系一度走向对立,而且负面影响蔓延很长时间。
年轻教师周敬说:“上世纪80年代,我的中学班主任为学生花了很多心血,但他的方式令大家接受不了,比如经常在门缝窗外偷看上课情况,下课在学校附近到处抓早恋典型。”周敬表示,现在的年轻教师不会这样吃力不讨好地对待学生,“对学生首先要尊重,哪怕一年级的小学生,在人格上和老师都是平等的。”
互信相知: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由北京一家教研机构所作的《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调查》显示,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大家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能成为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今天的学生奴性少了,个性张扬,对管理不再盲从。对他们的管理方式不能再是家长式的管理,而应该更讲民主,以沟通取代指令,用引导取代禁止。”广州市小北路小学校长林海英如此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解的爱,换位从学生角度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如今在校园里,常常可见一些“没大没小”的情景:老师将学生请上讲台,由学生来讲课;课堂上学生可以坐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随时提出不同于老师的意见;学生称呼老师为“某某兄”或直呼英文名,为老师进行形象设计;老师进行时装表演,学生在台下当啦啦队;师生一起逛街,一起唱卡拉OK……
这些有悖于传统教育伦理的行为,却在融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一位退休教师自豪地说:“年轻人流行的东西我都知道,都是学生教我的。”而一位班主任则表示:“现代学生虽然生活得很热闹,其实有很多苦闷,你跟他们玩在一起,真诚相对,他们很愿意向你倾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和道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和人生,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教学相长:互为老师共同进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学校是一所民办名校,该校在10年前就推出一项学生给老师打分的制度:老师考评的100分中,有30分由学生打出。分数列前15%的老师年终可获得丰厚奖金,而连续两年排名在倒数5%的老师,学校则不再与其签约续聘。校长刘世平解释此举动因:“一方面培养学生平等、民主意识,另一方面则促进老师改进教育教学,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懂得比老师多,这在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已不再是新鲜事。时下信息渠道丰富,网络、电视、报刊……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之广之快,常常令老师望尘莫及。他们明白:必须要加紧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与此同时,教育服务观念的转变也使得老师们不敢松懈。学生、家长从消费者角度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我交了钱来学知识,有权利要求你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过去一本讲义讲到老的悠闲日子,显然不合当下时宜。“现在是学生逼着我们老师学新东西啊。”华南师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敏强对此深有体会,“教学相长,对双方都有好处。” (记者 刘虹)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