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 正文  
滚动新闻
他们现在还好吗?教师节前回访优秀教师
青岛新闻网  2004-09-04 22:25:22 中国教育报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第二十个教师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在此,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们致敬!20年来,本报曾经报道过许多在一线岗位默默奉献、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典型,我们也一直非常关注他们生活中的喜与悲、工作中的苦与乐。为让关心他们的读者了解这些教师目前的生存状态,编辑部选择了其中八位教师进行回访。回访
将分两期与您见面。本期回访的四位教师是:于漪、王思明、刘让贤、何家庆。——编者

  于漪:女,75岁,曾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精彩回放】

  于漪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道路上前行。一次,爱人拉她去看京剧《三岔口》。舞台上,演员没唱,就凭动作和眼神的变化,就使观众相信,这是一场摸黑的打斗。看着看着,于漪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上:语文教学也要这样有气氛、有效果,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

  语文课最忌平铺直叙,而教古文往往又需要教师反复讲解,能不能改变一下这种节奏呢?于漪在教《卖油翁》时,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画布局很讲究留白,如果画得满满的,往往给人以沉闷的感觉。于漪体会到上课也是如此,教师不能从头包到底,以讲代学,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尤其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开拓者的风范》

  刊登时间:1985年4月16日

  作者:陈亦冰  王厥轩  朱宏义

  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办“茶座”唠唠教学经

  75岁,这本应是个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年龄,可是她——于漪,依旧笔耕不辍、激情四溢,并为她钟情一生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

  谁也无法忘怀上个世纪80年代,电视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所引起的大上海万人空巷的场面,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争睹她的师者风采;谁也无法忘记于漪长达50年的教学生涯所留下的语文课经典教案和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育思想。

  每每谈及职位、荣誉和这些辉煌的瞬间,于漪总是淡而慎之;然而,只要说起“语文”、“教师”、“教育”等字眼,她便双目炯炯、慷慨激昂。她总说:“我是从讲台上成长起来的语文教师。”淡泊名利、一身正气,奠定了于漪在整个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地位。

  与于漪长时间的交谈,再从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她的教育教学经历,记者强烈感受着这位特级教师对这个时代作出的重要贡献。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于漪提出了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观点,同时强调这门课程的思想性;80年代初期,于漪提出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80年代中后期,于漪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阐释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90年代,于漪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和《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等论文引发并推进了一系列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

  于漪经常讲一句话:“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觉得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她永不满足的精神写照,她用自己一生的脚步诠释着苏步青教授的题赠“硕学为师,洁身作范”。

  退休后的于漪,没有一天离开过热爱的教育事业,她竭尽全力地关注着教育领域的变化与发展,并在各种场合大胆谏言。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备受社会关注,改革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于漪尖锐地指出,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功能性,不能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训练功能,在个别词句上下功夫,将文章肢解成一个个的零部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只有全面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才能满腔热情地将灵动的、丰富的母语教育教得丰富多彩。

  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的时候,于漪又常常出席各类座谈会,呼吁要切实重视师德,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她说:“教师要让学生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这是精神支柱,千万不能重智轻德,办没有灵魂的教育。”

  今年年初,“于漪茶座”在上海的教育杂志上正式“开张”了。于漪对栏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教师的困惑与无奈”、“把课上好”、“教师的文化底蕴”……一个个切中时宜的主题随着一期期杂志的出版跃然纸上。她说,要把自己毕生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奉献出来,与年轻教师一起分享。

  75岁高龄的人民教师于漪,从未放慢过思考的脚步,从未停歇过执着的追求,她是一位引领了一个教育时代的人物,她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本报记者 沈祖芸)

  王思明:男,59岁,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小学校长。他带领学生勤工俭学累计产值数十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使下西渠小学从1970年起就实现了免费教育,比延安地区普及初等教育规划提前了15年。

  【精彩回放】

  1970年春,王思明带着他的14名学生,在山峁上开拓出一亩荒地,种植烟叶和“千穗谷”。秋收时,他背上这些学生劳动果实,步行80公里到县城卖了70.8元,加上学生拾麦穗、挖药材换来的钱,共收入100多元。有了这点家底钱,王思明向全村人宣布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今后上学,不要钱了!”一下子,小山村里热闹起来,学生猛增到43名,学龄儿童全都入了学。

  ……

  箍土基窑需要垫土,10万斤黄土是他在村民的帮助下一担担地担上去的,干完时,他的胳膊肿得像木桶,抬也抬不起来。一次,他正在运土,土基窑的山墙突然滑塌,“哗”地一下,他被土埋住了半个身子,学生娃们吓得直哭叫,幸亏附近的村民及时赶到,把他从土堆里抱出来,才幸免于难。

  ……

  勤工俭学收入积累到7万元之后,王思明寻思着盖一座教学楼。他的这一设想立即得到了地区、县里的赞同。“高山就怕慢汉摇。”他有点钱,就购点建筑材料,日积月累,到1992年5月教学楼终于破土动工了。由于下西渠地处深山,除去用水外,其余一切都得从外边运。以至后来,延长县委书记听了王思明建校的动人事迹后感慨地说:“思明,这等于从延长县运到下西渠一座楼呀!”——《为了黄土地的明天》

  刊登时间:1994年9月21日

  作者:本报记者  翟博

  全国“十杰”教师王思明——让山娃用上互联网

  近十多年来,王思明的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他先后被授予全国新时期创业精神的典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十杰”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1993年教师节前夕,以王思明事迹为原型的四集电视连续剧《走出黄土地》在北京首映,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观看了录像后,欣然挥毫题词:“无论如何不能再误了娃儿们!”1994年的教师节,陕西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了“向王思明同志学习”的号召。1996年,中共延安地委、延安行署授予王思明“人民教育功臣”荣誉称号,并奖励他个人人民币5万元,王思明将这笔奖金悉数捐给了延长小学。

  在王思明看来,这一切既是对自己的促进,也是事业新的起点。

  王思明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下西渠小学,是一所偏远小山村的“麻雀”学校,现在共有7名学生。这里山大沟深,峁梁纵横,土地贫瘠,生活条件极差。他当教师之初,下西渠小学只有两孔破窑洞和三张站立不稳的桌子。

  王思明抱定了“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娃儿们”的决心和信念,一边克服重重困难认真搞教学,一边领着学生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拾麦穗,捡豆子,种蓖麻……30多年勤工俭学收入累计达到30多万元,极度贫困的小山村建起了二层楼的洋学堂,从1970年起,他的学生就一直享受着免交学杂费、书本费、作业本文具费的“三免教育”。

  今年2月8日,是下西渠小学开学的日子。学生们欣喜地发现,校长王思明给大家带来了一样新东西——fxs-68型多维数字教学系统,把电话线往系统的接口上一插,通过幻灯照射,学生们就可以在黑板上看到来自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

  59岁的王思明告诉记者,这是他与在西安已参加工作的6名学生一起研发生产的。为了这套教学系统的研究开发,他光是西安就跑了十几趟,在阴暗潮湿的廉价旅馆里前后住过两个多月,虽然落下一身风湿,但还是赶在去年年底开发出了这一产品。

  王思明这样对我们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教师,我不能坐等国家提供优越的办学条件。要创造条件,让全村的娃娃都来上学,让山里娃娃也能享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王思明想办一所寄宿制学校,像过去的下西渠小学一样对广大农村孩子实行免费教育。他还想在下西渠给城市里的孩子开辟一个素质教育基地。1998年,他筹资15万元在学校操场上建起了10间宿舍,让城市的娃儿们来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听下西渠校史、看贫困地区孩子如何成长,使孩子们接受“吃苦”教育。

  可是王思明碰到了难题:仅靠过去老锄头式、小打小闹的勤工俭学提供不了学校和基地建设所需资金。他产生了开科技公司的想法,研究开发教学用的高科技电子产品,提升勤工俭学的质量和水平。他的想法得到了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们的支持,经过一年的努力,新产品终于在去年年底投产问世。在最近延安市组织的赛教活动中,王思明的多维教学系统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原以为依靠科技公司既能让黄土高原上的孩子们享受现代教学技术,也能实现办免费寄宿制学校和素质教育基地的设想,可王思明没有想到产品的销售成了问题。59岁的王思明说,自己马上要退休了,希望退休前能实现自己的设想。他希望自己研发的产品能尽快推广开来,解决学校建设学生食堂3万元的资金缺口。(■本报记者 柯昌万)

  刘让贤:男,63岁,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原校长,原籍天津,四十多年来扎根青海高原,至今还为土乡的教育事业而奔走。全国先进工作者、青海省劳动模范,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县嘉奖。

  【精彩回放】

  谈到刘让贤的衣服,互助县教育局同志说,1985年到北京领奖,局里见他衣服太旧,花40元给他做了一身“蓝的卡”。领奖回来,他又把钱如数交给组织。他说:“国家还困难,我不能占公家的便宜。”1989年到北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会,由于衣服太寒碜,几次大的游园活动,他干脆闭门不出。

  ……

  这位退休教师在谈到让贤动员一位女娃子上学时颇为动容,他说:“头一趟去动员,家长还算热情,还给倒杯水喝,后来一趟不如一趟,甚至借口有事躲出去,最后干脆把大门反锁上。让贤就耐心地拍门。终于在让贤第11次上门时被感动了:‘哪见过这么大苦心的人,娃子送给他放心。’还有几个孩子因家里穷,付不起杂费,让贤就从微薄的工资中给他们垫上。”

  “让贤每次从村民家出来,都是夜深人静,山梁上只有他那摇摇晃晃的灯光。他还要赶回学校,备课、批作业直到深夜。”不久,什巴小学的入学率由50%升到100%。——《唱响在青海高原的教育诗》

  刊登时间:1997年9月4日

  作者:《人民教育》记者  梁伟国  本报记者  张圣华  王仲林  钟伟

  刘让贤退休生活——每周仍去什巴小学

  盛夏的高原,骄阳似火,田野葱绿,金黄的油菜花香气扑鼻。就在这宜人的季节,我们一行驱车来到家住青海互助县沙塘川陶家寨的全国劳动模范、青海省特级教师,现已退休的刘让贤家,带着牵挂与思念来看望这位曾让无数人为之感动的老教师。在整洁、充满生机的农家小院里,我们见到了面容清瘦、衣着俭朴的他。虽然由于耳疾,他没能听清我们的问候,但机敏的他快步迎上前来,紧紧握住我们的手,并热情地将我们请进宽敞而安静的客厅,里面最惹眼的是刘让贤视为家珍的张张照片、荣誉奖状,以及书桌上他刚刚完成的厚厚的书稿。刘让贤戴上助听器坐到我们身边,向我们讲述了他退休后的生活、工作和心愿。

  人退心不退,人退工作不退,人退精神不退。用这句话概括退休后刘让贤的工作面貌非常恰当。3年来,刘让贤心系什巴,时刻不忘自己曾苦心经营的什巴小学,坚持每周或每两周去一次什巴小学,还是10公里的山路,还是背着五六公斤重的生活用品,还是忍着腿部的疼痛,一步步走进大山。学校如何发展,《土族红领巾》是不是如期发了,哪几位孩子的习作又发表了……这些事他样样操心。为便于经常性的工作,刘让贤在什巴小学的家一直没有搬,炊具、办公桌等保持着原貌。

  刘让贤退休后主动做起了“育人志愿者”,承担着互助城南小学的辅导员,创办《南小红领巾》,并作为县师德讲师团成员作专题报告。青海省其他县市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常慕名而来,请刘让贤去作报告,只要是有关教育和孩子的事,刘让贤来者不拒,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刘让贤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沙塘川陶家寨的农家小院度过的。专心编写教育书籍,总结自己几十年来的治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刘让贤退休后的主要工作。不在陶家寨的日子里,他奔波在学校、学生和教师们之间,精心传授经验;回到陶家寨,归纳感受,书写心得,写作教育教学论文,编著教育书籍,他忙得不亦乐乎。

  县城的家是刘让贤可以尽享天伦的地方。这里有老伴、孩子们的关心,有孙辈绕膝嬉戏的欢愉。但在这温馨的家刘让贤呆的时间最少。看到我们不解的眼神,刘让贤说,退休后再干10年是我的志愿,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奉献依旧,爱心依旧。刘让贤是一位普通的山乡教师,生活清贫,可是他把所获得的奖金全都拿出来,用在土乡的教师和孩子们身上,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但他的遗憾也很多。煤价高、运费贵,学校根本负担不了运煤的经费。整整6年了,什巴小学的孩子至今还喝不上开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说到这儿,刘让贤声音哽咽,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他希望国家、社会能对什巴这样的贫困地区的学校、孩子给予更多关爱。

  刘让贤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依然顽强而坚定地奔走于山乡间。什巴小学至今不通班车,加上腿疾,让他感到越走越艰难。如果有辆旧吉普车,进山更方便,能在有限的时间为土乡孩子们多办一些实事,这成了刘让贤的美好梦想。

  临走前,握别这位善良而勤奋的老人,我们祝福他健康平安,希望有一天,刘让贤能坐着车上山。(■本报记者 郭风波 陈巍)

  何家庆:男,55岁,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化学专业教授,曾自费深入大别山、皖南山区考察。他潜心研究过的一种叫做魔芋的植物,为安徽省省级贫困县——绩溪县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他被中央领导誉为科技扶贫的“有心人”。

  【精彩回放】

  大山深远,人烟稀少。在粮尽水绝之时,何家庆吃过野菜,嚼过树根,啃过野果;他曾被突然袭来的山洪卷走,险些送命;他睡过让人孤独得无法描述的山间洞穴;他战退过黑夜中绿眼一片的狼群;还有沿途遇见的让人难堪的误解、猜疑甚至侮辱……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死不了,一定要多找些能让大别山人民保护、开发、利用的植物标本。

  ……

  6月底,何家庆来到贵州省雷山县。听当地人介绍,方祥乡有一个培训班第二天要举行开学典礼。何家庆觉得这正是传经送宝的好机会,第二天一早就动身赶路。方祥乡距县城90多里,海拔1450米以上,当时又值连天淫雨,坡陡路滑,他一路上跌倒27次,又被山体滑坡堵住去路。何家庆急中生智,折来树枝铺在滑落的泥浆上,然后卧在上面翻滚过去,他变成了泥人。第二天,借着开学典礼的机会,何家庆给苗乡侗寨的少数民族同胞作了一下午魔芋生产技术讲座,受到了热烈欢迎。——《一位大学教师的赤子情怀》

  刊登时间:2000年4月18日

  作者:本报记者  时先明  通讯员  卢光阳  王光厚

  安徽大学教授何家庆——还是忙着魔芋开发

  2000年,一种叫做魔芋的植物使得安徽大学一位普通教师何家庆的名字家喻户晓,各种各样的奖励和荣誉扑面而来。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并没有沉醉在已经取得的荣誉上,现在的何家庆,谈的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回报社会。

  1984年,还是一名普通教师的何家庆自费8000元独闯大别山考察,历时225天,行程万余公里,采集标本近万份。1990年至1992年,何家庆到安徽绩溪县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帮助农民通过种植魔芋、科学养蚕脱贫致富,在任的850天中就有697天在贫困乡中度过,绩溪人民称他为“焦裕禄式的县长”。1998年,他再次自费3万元去大西南扶贫,历时305天,途经安徽、湖北、贵州等八省区,他把科技的火种撒遍了沿途各地。

  国家和人民给予这位有着赤诚之心的教师以崇高的荣誉。何家庆的事迹在包括本报的众多媒体得到宣传后,安徽省有关部门不仅在物质上对他进行了奖励,而且破格晋升他为教授,安徽省有关科研机构还对他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认真的论证,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安徽省及安徽大学还特意拨出专款改善了他的科研条件,由他挂帅的安徽大学魔芋研究中心也应运而生。

  近年来,何家庆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重大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等奖2项,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著作二等奖1项、省科技著作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工作、生活的条件改善了,而何家庆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品性却丝毫未变,他常说的“给我一捧土,还你一座山”的话仍时刻挂在他的嘴边,正是这种朴素的情感,激励着他不断在教学科研和科教扶贫的征途上艰难跋涉。

  教师节前夕,在我们重访这位可敬的教师时,他刚刚带领一帮富有朝气的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归来。获得巨大荣誉后,何家庆并没有一心只呆在实验室里做课题,他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群众中去,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另一方面,通过实践,积极探索,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只是他这方面工作的一部分,每年暑期,作为指导教师的何家庆,不顾七月之酷暑,与年轻人一道调研通江湖泊,考察生态环境,指导学生写下一篇篇具有较高价值的实践报告。

  博落回是一种生长在安徽、湖北一带的植物,喜欢长在荒山、荒地上,对山体植被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在继续潜心进行魔芋研究的同时,何家庆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听说当地农民曾怄气吃博落回致死,他在惋惜一个生命伤逝的同时,也对博落回的剧毒性产生了兴趣。最近,他带着学生们一起对博落回进行研究,开发出博落回生物农药,其成果已开始落地生根。

  刚刚回到家中的何家庆并不能得到歇息,湖北的恩施又发来邀请,请他去指导乡亲进行魔芋开发,他二话没说,穿起那件早已经被人熟知的中山装出发了,正像安徽大学一位老教授描述的那样:“岁月悠悠人未老,风尘仆仆又长征”。(■钱宝平 本报记者 俞路石)

特约编辑:张庆德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海尔双变多联中央空调震动日本制冷界
·激光帮你摘掉眼镜 治近视 到市立
·企业培训师训练营9.4开营•热招中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青岛班热招中
·欢迎参观2004青岛首届旅游网上博览会
·19中国际部"加拿大大学预科班”招生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软件行业薪金普涨!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青岛校区热招中
 

 相关链接: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