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10万元就不发录取通知书的北航广西招生丑闻,被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曝光后,民众哗然,一片谴责之声;接着西安科技大学要求考生以2万元换取录取通知书(《华商报》8月19日)等丑闻相继被揭。在一系列的招生索钱事件背后,所暴露的正是目前学校招生工作中多年来一直在运行的潜规则。
中国现阶段的教
育资源非常有限,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在国家教育投资有限和所谓“教育产业”的大旗下,许多教育机构都在一定范围对属于“扩招”的学生实行收费政策,所收取的费用可用“赞助费”或其它合适的名目进行,用于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等等。而在“赞助费”的背后,则是招生工作中的公正缺失。
比如录取过程中的考生调档比例,目前学校都有一个最低调档线,考生的成绩只有达到最低调档线的,地方招生办才能够按照学校实际录取人数120%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使招生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灵活性和自主性。但是,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招生人员的道德自律又极差的情况下,提档范围的扩大必然伴随着腐败的幕后交易而扩大。于是,就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许多考生家长通过各种关系直接或间接找到相关的领导或招生人员,告知其子女的成绩、考号等资料。只要这个考生被提档(哪怕是最后一名),招生老师就有权力将其录取。当然,名义上是这个考生有某某方面的“长处”,而所谓“特长”也不公之于众。另一种情况就如此次广西招生事件中的李姓家长,为了使成绩尚差6分的孩子进入北航,就通过找关系进行活动,并以交10万元为代价作为录取的条件。而这两种情况所反映的都是不公正的问题,即金钱和关系,依然在招生录取中起着作用,某些考试成绩已经上线或与补招学生成绩在同一水平的考生,因黑手的操作或支付不起学校的要价而被无情地封杀了。
这种现象,不止在大学招生中存在,重点小学的招生、重点中学的初中和高中的招生都存在。只要每年一到招生时期,无形中也就是某些教育界人士发财致富的好时期,以国家的教育资源为本钱,以学生为商品,大敲学生家长的竹杠,只赚不赔的无本生意就这样在“教育产业化”的旗号下形成了。
招生潜规则的流行一方面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是因为招生录取过程缺乏必要的透明性,黑箱操作,缺少或干脆没有外部的社会监督,决定许多考生命运的事情往往掌握在极少数招生大员手里,从而使招生指标很容易成为某些人的敛财工具。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招生丑闻已超出了个人腐败的范围,成为制度上的腐败;它同招生教师个人人品的好坏,是否极端贪婪固然有一定联系,但没有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从根本上看,它是目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现行政策的产物。(杭州
赵海荣)
特约编辑:
wgly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