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50元钱在陌生的城市生存13天,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这样的新闻一再见诸报端,已经不新鲜了。个别大学的主事者似乎对这样的活动乐此不疲。前些天是上海某高校,这几天又轮到浙江的一所大学。眼下,有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如今的大学生自立能力太差,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于是,“非常生存”迫在眉睫,意义重大。但问题是,现代大学生真的亟需这样的训练吗?
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形,你试着和一个大学生交谈,在最初的自我介绍后,你很可能陷入某种僵局。你不知道该和他谈些什么,历史、思想或者文化?这些和他们似乎都很遥远。除了一些专业课程术语与技能外,他们所知甚少。而在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大众文化所赋予的世俗气息却越来越浓。不是书卷气过浓,而是世俗的功利性太强,这可能是当前大学生的现状。“非常生存”无非是迎合了这种功利性需求。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非常生存”训练只是一种极端的做法,不能指望用这种方式来改变一个学生。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该通过系统的教育与老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特殊的、极端的方式来教育和塑造学生。
进一步看,大办校办工厂,重金投入MBA,非常生存训练……有的大学似乎对此越来越情有独钟。大学到底应该做些什么?美国《生活》杂志曾把“大学”看作一千年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延续整个世界文明的场所,也培养了大量全面了解这个世界的智者。”比照这一定义,从现行教育的主导思想来看,个别大学显然有些背离了“大学之道”。
学生要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大学要回应社会需求,这都没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要失去它的定位与价值。大学究竟是注重培养人的健全的视野与理念,还是仅仅成为一个批量出口人才的加工厂?这是所有大学都要思考的问题。大学应该为社会服务,但这种服务应该是长远的,目光远大的,而不能单纯随着市场的导向随波逐流,急功近利。大学,不能等同于一个生产机器的工厂;大学,应该或多或少有一些理想的追求。但可惜的是,当MBA这类热门专业成为某些学校的发展重点,当属于基础性但又见效缓慢的系科日趋冷落,当就业形势报告开进大一学生的课堂,当更多的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英语考级上……大学的教育其实在异化,学生进入大学的目标也在异化。因为他们不是“放开眼界读书”,而是仅仅为了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早年所推崇的“大学之气象”终究无法实现。
英国思想家怀特海曾写道:“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望。”所以说,大学教育应该做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领学生从更高更广阔的视野上认识和审视这个世界,而不是怀着功利的目的去迎合这个世界。让学生体验下层的生活,懂得生活的艰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初衷本没有错,但要是将“非常生存”这样片面的训练当作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式时,这其实是走在一条舍本求末的道路上。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非常生存”这样的活动真的能起到教育人、塑造人的效果吗?学生参加这类活动更多的是求新、猎奇和娱乐,从本质上说和参加一次探险野营活动没什么区别。每个人都清楚,“痛苦”明天就会结束,明天我可以照样躺在宿舍里无所事事地数脚丫。“非常生存”最终至多成为一种饭后谈资,如此而已。(梁建刚)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