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安)美国的医疗费用极其昂贵,留学生平日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吃点国内带去的药物,或者以当地药房的免处方成药来解决,而动辄上万元的住院费则令人咋舌生畏。已婚学生对于要不要孩子这个问题,普遍抱着既向往又畏惧的矛盾心理。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比我们年长,不少夫妇三十出头了也不敢贸然,可以说拮据
的生活是最严厉的计划生育官员。
有一个星期日,室外是冰天雪地,家中电视正热火朝天地播放美国的职业篮球全明星比赛。我在毫无预感中忽然觉得昏昏欲睡,竟中途打起盹来。当发现原来是怀孕的徵兆时,真令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要升格作父母了,忧的当然是费用问题。此前,同宿舍一位留学生太太不幸遇到难产,由於其保险只能负担顺产的花费,她为避免开刀受了不少苦,孩子也跟着冒了很大的风险。而我根本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这将如何解决是好?
我们的难处被系里一位教授知道后,他真诚地安慰说:当年儿子出生时,他们也没钱上医院,竟是他在家亲自为太太接生的。这位美国教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不但将唯一的孩子送去非洲传教,就连他家房子的外型都象座教堂。他推荐当地一家非营利机构为我作产检,记得那位护士特意提及美国社会对堕胎的争议,最后道别时小心翼翼地问:“你会保留这个孩子的,对吗”?我实话告诉她:“对我们来说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上,宗教信仰并不是主要原因,关键还在於夫妻双方对於彼此的信心!
说实话,这个女儿真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礼物,她不但漂亮聪慧而且乖巧可人,甚至赶在出生前两个月为爸爸带来了第一份专业工作,全家也因此有了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后来曾有几年由於美国经济的不景气,我们一度挣扎在失业困境之中,是女儿的欢声笑语甚至调皮捣蛋,为清贫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有位素昧平生的同胞竟一语道出真谛:“你们不穷,只是暂时缺一点钱而已”!确实,在异国他乡拥有一个患难与共的完整家庭,更有在国内关注支持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为富有的?!
(特约编辑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