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3日电浙江今日早报报道,在北京参加国际心理学大会的心理学专家们指出,中国正值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也处于心理问题高发期,众多的社会矛盾都与此密切相关。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说:“如今社会上各类心理问题丛生,例如,讨工钱不成跳楼的农民工、报复校园的大学生、绑架人质的
下岗工人,以及被焦虑症、抑郁症困扰的许多社会精英等,这些事情背后暗含着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心理压力的失衡状态,个人的不健
康心理导致了许多惨剧的发生。”
王登峰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淡漠,社会责任感的丧失,已经统治了一部分中国人的心理,上升为某些领域和人群的普遍社会心理。
“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工资几百元增加到几千元的中国人,比过去更满足了么?”他分析说,在收入100元的时候,人的需求也很少;在收入升至1000元甚至几千元时,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欲望迅速膨胀。而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增加能够带给人们的物质满足是非常有限的。“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在这个工业化的过程中,心灵经受了更多的挫折。”
王登峰说,市场经济把人们推向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下,人们普遍感到“自己成了商品”。而在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人们经历了太多心灵上的折磨与煎熬,造成了群体性心理失衡
美国的尤韦·吉伦教授认为,中国现在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社会很相似,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转型期的社会、经济乃至个人的不确定性因素与“焦躁”的社会心理相结合,必然导致众多的社会矛盾。
令王登峰教授尤其感到不安的是,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国的教育没有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他说,社会竞争增强,教育已经一天天变成让小孩子记住东西,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社会化训练。于是一代代大学生、高中生更多地考虑怎么让自己过得开心、过得舒服。在面对困难、面对压力的时候,许多人出现了反常行为,于是有了马加爵报复校园的极端例子。
农民的情况也类似,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工业化更多是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农民在其中付出的多、获得的少。例如,中国山西以煤矿资源丰富著称,而冒着生命危险在煤窑里工作的挖煤农民每个月只有500元收入,面对着来自城市的巨额利益获得者,他们不可避免地心理失衡。
这次大会上,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的心理学家呼吁,心理学家应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坦言,目前大部分国家尚未充分发挥甚至低估心理学的作用,很多心理学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尚未被政府采纳。中国心理学博士陆昌勤说,中国政府一些部门已开始在政策制定中听取心理学家的意见。目前,心理学在听证会和民意调查中已有广泛应用。 (特约编辑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