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临清一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校方对全校240名高三文科生进行“游说”,希望排名120名或180名以后的学生“整建制”转入艺术班。在遭到学生与家长激烈反对后,只好作罢。
谈及此事,该校的王校长无奈中有些气愤:这些孩子,一心为
他们好,他们不领情,只好由他们去!
之所以发出这种感叹,这位校长这样解释:近年来各高校艺术类大规模扩招,使得艺术类高考升学较文科简单得多。临清一中今年高考文科上线学生只有几十人;而新学期中文科生共有240人,以此推断,后100名的学生基本没戏。而转艺术以后,至少可以考上六七十人。
学生不愿转类别,有的是因为自认为有希望考上文科,有的则是因为对艺术不感兴趣,有的干脆是嫌上艺术将来学费太高……而让记者更为关注的是这次转类别风波中所隐含的这一事实:艺术类招生,已成为当前追求高考升学率的一个最重要的“增长点”。其潜在的隐患,已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选择学习艺术的确是提高升学率的一个捷径:同在聊城的莘县,近年来高考升学率令其他各县大为眼热。其真正的优势就在于在艺术类上先行一步:近年来他们采用“整建制”转学科的办法,使艺术招生迅速成为一个“新亮点”:去年全县仅一中、实验两所中学艺术考生就上线700多人,全县高考共多走了1000多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临清一中才做出“整建制”转学科的决定。
而从全省来看,目前这种大规模文转艺的局面,已由前段“星星之火”逐渐发展到当前的“可以燎原”之势。几年前,聊城的艺术招生仅为“较早开窍”的潍坊的一个零头。而急起直追后,今年该市上线达到6000人。这在全省并不靠前,因为“全省各地都重视了,我们还是起步晚了”(聊城教育界人士语)。
毫无疑问,拼艺术招生,已成为提高高考升学率的又一个“增长点”。但艺术类招生能承受如此之重吗?以今年高考为例,全省招收本科生14万人,大理8万人,大文2万人,而艺术(大多数为美术)招生人数接近4万人,几乎是大文科的两倍。这难道正常吗?
记者了解,就今年全省情况来看,由于艺术考生大增,已出现将近一半的艺术上线考生却不能被录取的情况。以现在的态势,艺术教育这种“繁荣”肯定是难以为继的,如不及早扭转,必将使越来越多的艺术考生收获到徒劳和后悔。
(记者 宋 弢 张海峰 报道)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