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许智宏否认传言并对“甘德怀事件”做出解释
据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甘德怀在报考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时,初试成绩第一,面试复试中被淘汰,笔试成绩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两人被录取。考生由此质疑此次博士招生的公正性,向北京大学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并将题为《我的北大考博经历》的文章贴上网站,掀起轩然大波。
笔试第一面试该不该通过?导师招研究生的权力该扩大还是该缩小?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拔招收?考研笔试能否取消?正在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已不仅局限在这场风波本身。
不再“笔试第一”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左图)说:“据我所知,今年不只法学院,北大还有几个学院都没有录取笔试成绩第一的学生。北大目前正通过两种途径选拔更优秀的研究生:一是扩大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名额,二是将学生笔试成绩在录取中的权重降低为40%。”
许智宏说,对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是否具有科研潜力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恐怕是不适当的,相反,学生在面试时所体现出的个人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相对变得越来越重要。
降低笔试比重
针对有关北京大学将取消招考研究生笔试的传言,许智宏予以否认。
他说:“在不少发达国家中,大学的研究生不需要参加笔试,而是由教授直接写信推荐,之后由所报考学校的教授面试后决定是否录取。但目前对我们而言,笔试仍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总有一天笔试成绩会在研究生选拔中被淡化,现在要取消它还不是时候。”
考研笔试在较长时期内很难取消,这是与会的国内大学校长们的共识。
教授自选弟子
关于提升或者降低教授选择研究生权力的问题,许多校长都表示:由教授自主选择适合的高素质研究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要在制度上给予配合和制衡。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研究生的培养规律与本科生不同,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拔研究生时,除进行必要的知识考核外,要充分尊重导师意见。
相关链接“甘德怀事件”
引发研招制度反思
7月9日,一篇洋洋六千字的《我的北大考博经历》发布到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新语丝”网站。此帖一出,产生轰动效应。北大教授朱苏力坚持在复试中淘汰了通过博士生初试的考生甘德怀,却破格招收了根本没有通过初试的两位北大毕业生。“甘德怀事件”引发了高校学人对现行招生制度的集体反思。
“博士生录取,基本上由导师个人说了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在他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必须改革》中指出。
7月20日,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导邓正来发表了《中国博士招生制度必须改革———“我的北大考博经历”读后》一文,并在北大“一塌糊涂”BBS上表示自己愿意招收甘德怀为自己的博士生。
特约编辑: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