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连续两周对“商业地产崩盘危机”的观点进行了报道,在业界引发了强烈的震动。不少投资人甚至在电话中,声泪俱下地诉说种种投资失败的遭遇。同时,一些开发商和营销策划人士也对此发表了诸多看法。今日,对四种代表性的发言予以选登。
崩盘有失偏颇
乐观派不少成功操
作了不少商业地产项目的操盘手们对成都的商业还是充满了希望的。
全心策划副总谢辉由于长期站在商业地产销售的第一线,所以了解成都人对商铺的投资热情,从银河商业广场开始,就累计了一大批商业项目的投资者。从投资的角度看,股票、期货已不具备投资价值,投资者转而投资房地产,其中小户型、商铺尤其受到中、小投资人的青睐。成都人喜欢轻松投资、轻松收益的投资模式,只是极个别商业地产的不规范操作影响了整个行业。对于商业地产崩盘的观点,其数据的准确性并无从考证,作为抽样调查所提供的样本量也没有标准,所以认为崩盘有失偏颇。
存在崩盘危机
谨慎派如今的投资者比较谨慎理性。铺价太高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都使投资商铺的风险加大。
金瑞泰公司策划部经理黄劲从目前看,成都商业地产有崩盘的可能。因为现在城区有大量的拆迁地,这些地块由于价格非常高,开发商只有拿来做商业地产才有利润,不然就会亏,这使得商业地产开发量不断增大。而与此同时,成都商业地产的购买量又在逐渐降低。因此,确实存在崩盘的危机。
但是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就成都市场看,既然成都商业地产存在购买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招商范围就应向成都以外发展,这就需要政府来做一些工作,以吸引外地人来成都投资。这包括政府整体规划,进行“城市营销”、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等。这些工作都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其次,就开发商而言,就是要解决项目的商机,营造人气。由于商业地产体量增加,供应量大幅提升,风险增大。这时候开发商在搞商业地产开发时要特别注意定位、业态、区域等。要考虑这个项目是否真正能为投资者制造商机,是否真正能营造人气。因此,避免商业地产崩盘的危险,就是要靠政府和开发商共同行动起来,各自根据自己的优势做好工作。
崩盘不合时宜
反对派成都商业地产的市场机会远远大于目前的威胁,这种市场机会蕴含在成都整个商业市场欠发达和成熟的体系过程之中,与中国整体商业行业以及商业地产市场处于启蒙阶段相匹配。成都商业地产的黄金时代不是已经走过,而是远没有到来!
成都汇龙湾商业广场项目总监侯召成都住宅市场只是供求结构性矛盾。解决这种供求结构性的矛盾应通过扩大供给来实现。而个别商业地产项目出现运作和经营的失败,对整体市场威胁不大,相反供求结构的不合理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机会。
从成都乃至全国整体的商业市场的发展状态上看,未来的十年内商业市场将处于高速发展期,相当数量的世界性商业零售品牌如今年年初刚进北京的泰国正大易初莲花超市已在成都完成两家店的选址工作。这种对商业地产市场的需求,是要用膨胀来形容的。在这种大量而有效需求的拉动下,断言成都商业地产市场崩盘,有些不合时宜。
崩盘区别对待
差别派商业地产的外延范围很大,崩盘一说还要看是否是某一种形态的过剩。
万瑞置业涂科从我们对于成都市场特别是写字间、商务公寓市场的了解,可以大胆地说,不但没有崩盘危机,反而是市场的热点。成都目前的写字楼、商务公寓的市场供应量小于需求量,综观成都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写字楼、纯商务寓所数量实际上是偏少的。更多的公司办公是挤在了凯莱帝景、国嘉华庭、冠城花园等商住两用的楼盘中,不管物业如何,毕竟商住一体不能展现一个良好的办公形象。而这一类的产品显然不能代表成都写字间和商务公寓市场,如果由于它们而造成市场上对此有过热甚至崩盘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关键还是看产品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成都作为一个日趋国际化的都市,写字楼、商务公寓的拥有量反映了城市发展的速度。过去这一类产品大都集中在市中心,而随着城市的南向发展,写字楼、商务公寓的市场也在南移。如果因为某一范围内数量上的集中而断定存在崩盘不符合市场原则。
天府早报 记者张杨刘娟 特约编辑:宋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