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8月5日电(记者赖少芬)广州炎热的午后,在体育东路潮流站广场的舞台上,22岁的廖智洋与两名队友一起挥汗如雨。伴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翻身、倒立、旋转。在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中,3名年轻人潇洒而自信地演绎自编自排的街舞。
2004年的暑假,当接连不断的街头篮球、街头足球和街舞比
赛在中国各大城市掀起阵阵热潮的时候,一群打扮前卫、动感十足的年轻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嘻哈族”的关注。他们戴着鼻环和不规则的耳环;穿着宽大T恤、板裤、运动鞋、棒球帽,佩戴粗粗项链、手环和奇特的墨镜;MD随身听、滑板车、双肩背包是他们不离身的“家什”;他们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彩色的头发随风起舞……
“事实上,中国青少年中的‘嘻哈族’存在已经有一段时间。”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近年来一直对青少年“嘻哈族”进行跟踪和研究,该所副所长陈冀京介绍说,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街头说唱文化的Hip-Hop文化(中文译为“嘻哈”)在20世纪90年代登陆亚洲,劲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再加上“韩流”的催化作用,“嘻哈”在21世纪一开始就在大陆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Hip-Hop文化在中国流行之初,敏锐的商家便捕捉到其将来火爆的必然性,并很快借鉴国外纳入商业化机制的做法。至今,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很多城市都举行了各种级别的“嘻哈”运动赛事;“嘻哈”音乐组合及说唱音乐唱片也相继出品。专门的极限运动场地、专业经销滑板的商店、“嘻哈”文化网站、街舞培训班、“嘻哈”晚会、“嘻哈”服饰店等更是遍地开花。
“我们对Hip-Hop的认识也是由浅入深的。”已经有五六年街舞经验的邓颖告诉记者,刚开始接触Hip-Hop时,那种新潮的服装、前卫的打扮、新颖的动作和各种时尚的元素,让不少介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年轻人着迷。
“但我们慢慢地发现,Hip-Hop那种与规规矩矩的生活态度完全不同的观念才是我们真正喜爱的。我们想随时随释放自己,表达个性。比如某天走在路上,突然听到Hip-Hop音乐,我们可以马上跳舞而不管路人异样的目光。”“我们注重内心,而不是衣服这些外在的东西。我们想追求一种很自由、很自我的精神状态,不被任何东西所束缚。”不断有“嘻哈”这样告诉记者。
随着Hip-Hop 的流行,中国的青少年也不再满足于纯粹的模仿和被动的接受,开始在外来的Hip-Hop中融入原创的东西。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街舞队的彭靖桐说:“我们在街舞中融入了中国工夫的动作,也将一些中国的民族音乐加上Hip-Hop的拍子来编舞。”
陈冀京说,“嘻哈文化”给中国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和机会。在这个舞台上,青少年试图突破社会给予常人的一般框架,打破社会的既定制度和文化常规,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塑造自我,实现自我。
对于青少年“嘻哈族”,中国社会也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明华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可避免,中国“嘻哈文化”的出现正是这种交流和融合的表现。
“对于‘嘻哈文化’,中国主流文化也开始认同其中的一些元素。”李明华说,“嘻哈文化”在发展中渐渐跟主流文化接轨,其中像“运动”等元素已经逐渐被接纳和认可。“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中,一些积极的东西会沉淀下来,‘嘻哈文化’将发展成一种适合中国人欣赏习惯和体格特点的具有一定本土色彩的文化。”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