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有根,根在泥巴里头;人也有根,根在心窝窝里。
8月3日下午5时,重庆开县镇安镇的800名三峡移民乘坐济南铁路局的“移民专列”,踏上了驶往“第二故乡”山东的旅途。从大巴山南麓到达州城下,三峡移民三步一回头,依依作别祖祖辈辈生活了多年的故土峡江。
经过六个小时的山路颠簸,三峡移民从
开县抵达四川达州车站,然后乘坐火车,沿途经过四川、陕西、湖北、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历时一天两夜后于8月5日上午将先后抵达山东济宁和济南。
作别亲人时,一位80多岁的老阿婆喃喃地问道:“山东在什么方向?”移民回答:“在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对800名将到山东安家落户的三峡移民来说,山东象征着富庶和幸福,他们的新生活将在那里重新点燃。
漫天烟花,难眠的离别之夜
8月2日下午6时,记者从四川省达州市动身,连夜赶往重庆市开县镇安镇。
开县位于大巴山南麓,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从四川达州到重庆开县虽然只有180公里的路程,但山路崎岖,绵延盘绕,最快的车也要跑上四个多小时。当晚11时左右,记者赶到了开县镇安镇。
小镇不大,中心商业街上依旧是灯火通明。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而墨蓝的天空下面时不时地燃起美丽的烟花焰火。当地老乡告诉记者,这是人们在为第二天就要启程的移民们送行,祝福他们一路平安。
记者在街头上碰到了镇安镇永共村的贺小海,他将迁入章丘市,此时他正准备与好朋友去喝酒,作最后的话别。听说记者来自济南,贺小海立即热情地伸出手说:“老乡嘛,请你去喝酒!”听贺小海说,按当地的风俗,亲人离家远行,亲戚好友都要为他们饯行,不醉不归。
难分难舍,离别一刻最动人
8月3日凌晨5点,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记者来到镇安镇的歇马村时,移民们已经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与邻居们进行最后的告别。
村里年龄最大的一位80岁的老阿婆赶来为移民们送行。拉着王端珍的手,老阿婆喃喃地说:“走了吗,就这样走了吗?”王端珍大声说:“您老多保重身体呦,我还要回来看你的。”
老阿婆问:“山东,在什么方向?”王端珍指着东方说:“在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
村里的男人们互相握握手,说声再见;而女人们手刚握在一起,眼泪却忍不住地掉了下来,哽咽地说着“再见”……
7:00,接送移民的专车驶进村里。移民们红着眼圈,挥舞着手臂,走上客车。
7:30,记者赶到镇安镇政府驻地。镇上万人空巷,乡亲们全都聚集在镇政府的大院里,与自己的亲人依依惜别。拥抱,痛哭,再拥抱,再痛哭……峡江滔滔,说不尽移民的心里话;青山隐隐,诉不完移民的故乡情!
8:30,25辆大巴车满载着816名三峡移民浩浩荡荡地驶离镇安镇。移民们透过窗户挥手告别,走出很远了,他们还在回头注视着渐行渐远的隐隐青山……
移民瞄准“章丘大葱”
在去往达州的汽车上,66岁的随迁移民陈立富和记者聊起了家常。陈立富跟着大儿子要迁到章丘市枣园镇,去年9月份,在和章丘当地政府进行对接考察时,陈立富对章丘有了很深的了解。
“章丘大葱,很有名嘛。我们过去,看来也要在章丘大葱上动动脑子喽。”从南方的水稻到北方的小麦,陈立富并不讳言种植技术上的差异。但他说,章丘的大葱经济搞得很好,移民过去也要尽快适应,在章丘大葱上搞点名堂,让自己发家致富。
同时,济南的众泉喷涌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也给陈立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言谈中,陈立富对在山东的新生活充满了憧憬。
两种老乡,不一样的乡情
在短短的40多个小时之内,三峡移民将面临着两种老乡角色的转换:一个是与开县老乡的离别,另一个则是融于列车乘务人员“山东老乡”的热情。
此次行程十分漫长,而很多的三峡移民则是第一次走出大山,乘坐火车,旅途十分劳累。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身体上有些疲劳,但许多三峡移民的精神却是愉快的。许多移民听说记者来自山东后,立刻热情地攀谈起来,“老乡”不离嘴边。此次“移民专列”的乘务人员也大多是济南人,有的移民就向乘务人员打听济南的消费水平和饮食习惯,很快就都熟识起来。
8月4日中午,为了消除三峡移民的旅途劳累,“移民专列”的乘务人员精心组织了一台互动联欢会。12号车厢里顿时成为了欢乐的海洋,猜谜、唱歌、三句半等节目十分精彩,而“移民朋友,一路走好”、“山东欢迎您,共奔小康路”的标语让人看了之后心里暖暖的。乘务人员和移民朋友的感情在彼此的歌声中深化。
中共开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翟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上火车就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相信开县的三峡移民在山东安家落户之后,一定会把新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据翟平介绍,此次开县到达山东安家的三峡移民共有3000多人,将分四批陆续安置在山东济南、济宁、青岛、潍坊、淄博等8个市,8月底迁完。(特派记者 赵治国
)
责任编辑: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