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频道 > 成人教育 > 正文  
滚动新闻
[现状]我国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青岛新闻网  2004-08-03 14:30:31 南方网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南方网讯 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也是农村经济飞跃发展的20年,农村成人教育在这20年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21世纪即将来到,用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容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形势,可以说再恰当不过。本文拟就我国当前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一探索。

  一、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1.师资队伍由老化变为“新化”。

  80年代,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基本上是每个大队(行政村)都有1名专职教师。由于当时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扫除文盲,所以在教师配备方面,大多配备了年岁偏大的教师。现在看来,这些老同志虽然存在身体条件差、文化知识陈旧等不利因素,但他们比较熟悉农村工作,且大都兢兢业业工作。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里,我国每年扫除数百万文盲,这些工作在第一线上的老教师功不可没。进入90年代以后,农村成人教育在机构调整、编制压缩、减轻农民负担等“大气候”下,行政村一级的专职教师大幅度减少,大多是由全日制小学里另派一名教师,在工作量基本不减少或略减少的情况下,指定由其兼抓农民教育。这个时期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其实质上已包括了县、乡两级的成人中专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还有一些省、市、区仍然强调村一级要配备农民教育专职教师。

  但是,从对目前乡、村两级所配备的成人教育专师队伍的调查中得知,刚上岗不久或由全日制学校改行过来的比例要占65%以上,其年龄普遍在30岁以下,教龄在5年以下。让大批年轻人从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从长远看,这是大势所趋。但就眼下而言,他们对成人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陌生感,特别是在农村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有的年轻同志也是抱着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上岗的,可一旦接触到“招之不来,不挥即去”、“学无正点,教无规律”的农民教育实际,即产生了一种惶惑感。由此,相当部分地区的农村成教师资队伍出现的“新化”情况,直接影响到了这些地区工作的开展。在有些地方,已导致了农村成人教育停滞或半停滞的状况。

  2.专干不专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所谓“专干”,顾名思义的就是专门从事某一工作的干部。农村成人教育之所以要设专干,正是在于它的艰巨性及特殊性。农村成人教育专干的配备,主要在县、乡两级教育管理部门;80年代,最多时每县配备在7至12人,每乡配备在2至4人,全国配备专职干部总数最多时约达10万人,这批力量在80年代我国的农村扫盲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县、乡两级的专干队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干而不专”的现象,纷纷被挪作他用。县教育局所设的成教股及成人教研室,在人员上多被压缩到5至7人,其中还有被长期抽出搞其他工作的;乡教育办所配备的专干,不少地方则压缩到1至2人,并且常被抽出搞当地的“中心工作”,乡专干也只是用于应付上级成人教育部门的会议、检查等硬性工作,而在本乡农村的文化技术培训方面,则无暇去考虑长远规划或眼前规划了。

  3.阵地建设面临着重大的任务。

  近年来,从国家教育部到各省、地、县教育行政部门,都对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阵地建设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不少地方还规定了“标准校”、“示范校”的条件。就整个情况而言,我国的乡镇成人学校建设近几年确实有了重大突破,各省、市、区都对乡镇成校的阵地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一些省、市还建起了一批条件齐全、设施配套的高标准成人教育学校。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地区,乡镇成人学校不但能担负起当地经济建设急需的中、短期人才培训任务,而且还能进行初、中级人才培训,一些理工科实验课也能在校内进行。在京、津、沪郊县、苏南、广东沿海等地区的一些学校,还配备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已能承担中等学历人才的培训任务。

  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阵地建设还面临着极为艰巨的任务,在全国4万多个乡镇中,单门独院、有独立建制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仅2000所,其中约有2/3的学校目前仅能进行简单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以会代训式的上课。在胶东、苏南、广东等发达地区及内地一些省的先进县、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比例约在2/3,达标或示范性学校约占1/3;在长江中下游、京广线两侧及华北、东北地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比例约在2/5,达标或示范性学校约占1/5;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西南、西北地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则大多仍处在借场地办学的“打游击”阶段。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约有4亿人左右,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每隔一两年就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一遍较为系统的技术、理论培训。至于实用性的科技培训,应该是年年都要进行,尤其是对于文化素质偏低的我国农民而言,文化培训应该年年进行,科技培训则应该贯穿在生产环节之中,甚至需要进行一些超前性培训。显然,当前我国仅有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很难胜任这一任务的。

  4.普遍的“短视行为”使得农村成人教育经常出现“无米下锅”现象。

  按照现代科学的生产观点,劳动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文化技术知识,或者在进行某一比较复杂的生产工序之前,必须首先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而忽略了这种生产前的人才培训环节,仍旧用传统的落后手段去从事技术要求高的现代化生产,或者是遇到困难再去进行应急性培训,从而让劳动者在生产中发挥不了应有的创造作用,我们称其为“短视行为。”事实上,在我国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次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在人才培训方面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短视行为。比如我国政府早就提出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与之同步实施的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可是在许多经济落后地区,许多农户为了省几个读书钱,或为了让其子女早点挣回几个油盐钱,就过早地让未成年子女离开了学校,使其重新沦为文盲。还有许多地方的基层领导,为了省去屈指可数的办班费用,或为了维持其陈旧、落后的生产模式,硬是不愿把劳动者组织起来学习能数倍于提高工效的科技生产知识,使得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时常出现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无米下锅”现象。这种状况如果长期下去,势必造成经济发达地区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高,而落后地区劳动者素质越来越低,最终影响和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局面。

  二、措施与对策

  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如何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任务?如何对农村劳动者进行相应的文化技术培训,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以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一支精干的专师队伍。

  建立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搞好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前提。当前,尽管不少地方在教师编制上都有严格的限制,但不应把裁减成教专师做为精简机构的唯一措施。在“双基”任务尚未完成的地方,专职教师既有培育的义务,又有扫盲的责任,还有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传授的任务;在“双基”任务已经完成的地方,各行政村还应该有一名既能监督义务教育普及情况,又能和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对口联系负责本村农民培训的教师。乡镇一级更应该配备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胜任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配备一支事业心强的精干的成教专师队伍,对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杜绝专干不专的现象。

  我国县、乡两级目前仍有数万人的成教专干队伍,这是搞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无论在机构改革中如何变动,成人教育的专职干部还是要配备的。但是两级成教机构不管是配备几人,都应该切切实实地专职专责,不能挪作他用,使其对上有归口单位、对下有职有权。同时应将其工作明确列入本机关当年目标管理责任制当中,彻底杜绝那种上级会议没人参加,布置的任务难以落实到人;对下工作没人布置,干好干坏没人监督的现象。

  3.切实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阵地建设。

  农村成人教育的阵地建设,尤其是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该像普通教育一样,列入当地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认真加以解决。尤其是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全乡几万劳动者进行较为系统的初等技术培训的唯一场所,更应该下工夫建好。并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多则百余万元,少则几十、十几万元,对于大部分乡镇来说并非十分困难,关键是要提上同级党政部门的议事日程。据调查了解,一些地方把乡镇所属的农技、种子等相应的站所合并在成人教育学校内,成立了成教中心,使本来用于多头的经费集中到一起使用,且又具有系统的教学、实验、实习场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于经济尚不够发达、农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尤为适应。

  4.宣传发动和行政干预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农民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

  实践告诉我们,在某些地区或某个阶段,农民学科技并不都是自觉行为。由于农民的文化知识所限,不可能把学文化和学科技同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所以,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农民为了眼前的某些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甚至放弃对科学技术的学习,理由十分简单——学习技术耽误生产。

  还有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也同样有短视行为,认为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一花财力,二费人力,三误生产,所以对举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持犹豫不决或抵制态度。上述两种情况,前者影响的是某一个人、某农户的长远利益,而后者影响的则是整个乡镇的长远利益。因此,一定要首先解决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切实解决把农民教育当做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耗费人力财力的短视行为。各地应结合妇女部门的“双学双比”活动、农业部门的“绿色证书”制度,充分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多功能”作用。除大力宣传、发动、引导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之外,还需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让农民学科技逐步由被动行为变成主动行为,从学习中真正尝到甜头。当然,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也应该根据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依靠自身的优势,逐步把学校办成既能育人、又能创收的经济实体,走以校养校的道路,增强学校的活力。

  以上措施如能逐步得以实施,可以设想,农村成人教育定会走上一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宽广之路。(特约编辑Realist)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海尔中央空调成政府系统首选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青岛班热招中
·欢迎参观2004青岛首届旅游网上博览会
·激光帮你摘掉眼镜 治近视 到市立
·青岛第十九中学国际部 "中加班"招生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美国国际注册人力资源经理职业认证
·留澳(本科)预备课程—安全留澳通道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青岛校区热招中
 

 相关链接: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