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昨天深夜,栈桥东侧海滩上灯光点点、人头攒动,颇为壮观,很多外地游客路过时都好奇地张望,“他们在干什么?
”原来,昨天正值农历六月十五,晚上恰逢退大潮,数百名市民在这里打着手电筒赶海。
73岁的郭老先生家住四方,他是个赶海高手,使用的工具是自制的杆网,记者昨晚11时左右赶到海边时,他已经结束“战斗”,而且“战果辉煌”。他提着一大袋子各种海鲜走到岸边,很多市民又羡慕又好奇地围拢上来观看。郭老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小赶海,利用这种特制的工具,一趟就能捞不少,多了就顺便卖给别人,剩下的自己拿回去享用。
出来赶海的大多数人没有郭老先生这么专业,但是也各有收获,他们在灯光的映衬下,在海滩上“寻宝”。
还有不少人是携家带口的,朱先生住得不远,从晚上9时开始和妻子、儿子一块赶到栈桥海边,拿着自制的铁扒子、铁钩、电筒,一起从礁石缝和泥沙中挖蛤蜊和蟹子,他说晚上出来赶海倒不为了能挖多少海鲜,主要是为了个乐趣,这里既“风凉”又好玩,顺便还能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注意到来赶海的市民中白发人居多,他们都是在追寻着童年时的乐趣。从延安路赶来的刘老先生正在水里摸蛤蜊,他告诉记者,栈桥以东海底浅滩的蛤蜊,个大体肥是出了名的,从他小时候起,就记得农历初一、十五退大潮这里挖蛤蜊的人成群结队,成为青岛一大景观。但近些年这种景象就极少见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蛤蜊越来越难寻了。刘老先生对人们成群结队挖蛤蜊景象的重现显得非常高兴,“这不仅是因为找回了我童年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近年青岛生态环境保护得好,那些‘宝物’又回来了。”
不少外地来青的游客也参与到赶海者的行列之中,河南来青的李女士在别人的指引下很快就挖到了好几个蛤蜊,兴致比青岛人还要高。(记者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