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然摄
|
市场调查
穿衣服、喝饮料,人人都知道选择一个好品牌,一日三餐中吃的新鲜蔬菜呢?恐怕少有人能叫出几个牌子来。这主要是因为此前市场上出售的蔬菜都是“通货”,只有价格上的贵贱之分,外观上难以分清赵钱孙李。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悄悄改变,在岛城的一些人气鼎旺的大超市里,每天按时前去采购的家庭主妇们发现,经过“特别包装”的品牌蔬菜正成为超市菜摊子“主角”。如来自北京的“有机农庄”、“江达”品牌果菜、“元和祥”蔬菜、“东诚”蔬菜……
消费疑惑
“品牌菜”就是“放心菜”?
“为蔬菜注册品牌,是经营者品牌意识的萌醒和提升,是蔬菜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应该得到提倡和推广。”市蔬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如此评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品牌蔬菜”。
记者在超市中发现,无论哪种品牌的蔬菜,其标签的标识均力求给消费者营造一种放心的感觉,如有机农庄的“有机蔬菜”、江达“无公害果菜”,元和祥“绿色蔬菜”,东诚“市菜篮子工程推荐产品”……正在东部一超市购菜的阎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家人特别在意蔬菜的品质,总是想方设法选购无农药残留的蔬菜。“虽然这些品牌菜都标上了放心的名称,但是否真正让人放心呢?”这位阎女士一边选购品牌蔬菜一边告诉记者:“我到处找供应商的有关蔬菜品质的证明,可是超市中没有。我只好抱着似信非信的态度来选购了。”
记者调查
“品牌菜”:一半清醒一半醉
带着阎女士的疑问,记者对超市里的4个“品牌”的5类蔬菜的身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两种“品牌蔬菜”的身份与标识给人留下疑问。
其中,来自北京的注册商标为“有机农庄”的有机蔬菜和青岛“东诚”有机蔬菜均在超市中提供了相关产品介绍和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认证证书。
而由青岛一家商贸公司供货的标签上标示为江达“无公害果菜”则没有相关身份证明。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超市管理者查询无公害认证证明,被告知“全部来自寿光的燎原蔬菜,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认证证明”。当记者就蔬菜的实际产地是否会出现不符、超市是否应出示相关证明等提出看法时,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疑问均有可能出现,将考虑在超市出示相关证明”。
同是青岛东诚的另一份“放心蔬菜”,其标签上有“青岛市菜篮子工程推荐产品”字样。当记者据此向市蔬菜流通协会咨询时,得到的明确答复却是“已公布的市菜篮子工程推荐产品名单中,没有‘东诚’。”不知标签上的“放心蔬菜”是从何而来?
此外,还有一种“元和祥绿色蔬菜”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一看到“绿色蔬菜”会立刻让人联想到“绿色食品”,然而,“元和祥”负责人的解释却是“此绿色非彼绿色”。“这里的绿色蔬菜不是指的‘绿色食品’的绿色。”这位负责人的解释显然有些牵强。
权威说法
品质标示不能自封
昨天,记者带着这些疑惑和厂家的解释来到了市菜篮子商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绿色蔬菜’,还是‘无公害蔬菜’、‘放心蔬菜’,使用者都应该出具有关部门出具的检测或认证证明,否则便有自封的嫌疑。”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眼下的“品牌蔬菜”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经过了国家、省等有关部门认证的有机、绿色、无公害类蔬菜,有固定的产地。但此类菜的零售终端有可能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第二类是没经有关部门认证的蔬菜品牌,有的有固定产地,有的则是来自批发市场。此类菜虽然有自己的品牌,但易出现鱼目混珠。
记者观点
“品牌菜”呼唤市场准入
“品牌蔬菜”的出现,是蔬菜流通业发展和竞争的必然。然而,目前,岛城蔬菜流通市场面对这一新兴事物,显然有些准备不足。一方面众多名目的品质标识既多且杂,另一方面,社会各方尚没有一个部门对出处颇多的各品质蔬菜进行全面的监控。因此,面对日益增多的“品牌蔬菜”,我市有关部门应在“品牌蔬菜”进入消费市场之前,对蔬菜品质进行核准,把好标识关。这样,品牌蔬菜就不会显得杂乱无序、各打各的“牌”了。记者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