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磨是一种高精密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所有工序中最为关键。马学良———中国轻骑集团青岛鸿达厂第五车间的车间主任,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摩托车曲轴生产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珩磨功夫,被誉为“珩磨专家”。
三个“绝活”
绝活之
一:珩磨曲轴连杆内孔圆柱度超越日本同行业水平。大家都知道,日本是摩托车制造的大国和强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他们的摩托车曲轴连杆内孔圆柱度行业标准为0.003mm的误差以内。在珩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曲轴连杆内孔的圆柱度和精度,马学良大胆采用了“多条油石芯轴”的新式珩磨工具,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经他珩磨后的内孔圆柱度误差缩小到了0.0025mm以内,而且珩磨的效率还比原来提高了10%。
绝活之二:珩磨曲轴连杆内孔的 R y值(粗糙度)达到了超精珩的标准。摩托车曲轴连杆内孔的粗糙度一直是制约国内产品出口的关键技术因素。太精,不仅增加工艺成本,而且内孔存不住润滑油,机器容易磨损;太粗,则降低机器使用寿命,达不到行业标准。如何才能在精和粗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为此,马学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整理出一套全新的加工工艺,使现有的珩磨技术超越了原有的粗珩、精珩两道技术标准,达到了超精珩的标准。这一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工艺空白,而且得到了挑剔的日本专家的认可,使该厂生产的摩托车曲轴连杆出口日本畅通无阻,每年向日本出口达20多万套,价值2400多万元,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绝活之三:珩磨废旧刀具、磨具重复利用,变废为宝。目前,摩托车曲轴珩磨用的刀具、磨具大部分依赖进口,订货周期长,造价高,成本昂贵。看着这些只使用过一次就不能再用的工具,马学良很心疼。能不能让这些工具重复利用?经过苦心钻研和反复试验,马学良终于让大部分的珩磨工具由全部依赖进口变为由国产代替,不仅没有影响到产品质量,而且还大大地降低了珩磨成本。涂层成型刀头进口价为每个50元,修复后的造价仅5元;枪钻的进口价为每支1800元,修复后造价仅为80元;国产油石经过改造完全取代了进口产品。马学良的这三项技术革新成果,每年可为厂里节约成本80多万元。
善于学习的人
今年38岁的马学良,尽管只是业余成人中专毕业,可他是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
1982年12月,马学良初中毕业后就工进厂,一干就是22年。刚参加工作时,他几乎什么也不会,什么都需要学习。“既然当了工人,就要干出点名堂。”于是,在班上,他虚心地向师傅们学习,不懂就问;下班后,他一个人呆在车间里反复练习、摸索,直到弄懂、掌握为止;晚上回到家里,他就将当天学习的内容记录到笔记本上,反复揣摩。师傅们看这小伙子憨厚、朴实、肯学,也都愿意教他,他们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一进厂,马学良就没间断过学习。他深知,机械加工技术日新月异,学无止境,要当好工人,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工艺。为掌握计算机技术,他自费报考了业余职工中专,白天上班,晚上听课,风雨无阻。经过3年的努力,他终于以优异成绩取得了计算机专业的中专文凭。热处理工艺、车工工艺、磨工工艺、珩磨加工工艺、机械检验技术……他无所不学,无所不通。晚上回家,他常常一个人学习到深夜;白天休班,他就跑书店、图书馆,几乎没有和老婆孩子出去玩过,他的时间全部用在了车间里、用在了学习上。
谈起这些,马学良显得很坦然。他说:“当工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就得有自己的绝活,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孙洪涛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