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持续高温已超过10天,整座城市都散发着热气,个别单位想调整工作时间,让职工避免高温暴晒,但查询下来似乎寻找不到有关的规章条例作为依托。
记者就此采访了本市有关劳动保障专家,结果发现,目前针对高温作业可以参照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还是1960年制定的。虽然该条例对防范高温作业引起的危
险后果做了相关的规定,但比较模糊、笼统,对具体的问题并没作出明确规定。1979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重新修订,对室内高温作业有具体界定,但是对于室外高温作业却只字未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称,我国关于高温作业的政策法规还是一片空白,关于高温作业预警保障制度还未提到立法程序上来。
专家说,其实早在1999年和2000年夏季,我国就出现了与今年类似的情况。当时,国家有关部门就有意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遭遇搁浅。气候专家说,上海近几年夏天高温日频繁超出常年平均值,去年和今年更是连续两年出现“高烧不退”的天气,说明上海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夏季高温”年代。
据悉,北欧一些国家的劳动法规中都有放“热假”的相关规定,但我国在这方面并没有明文规定,一些城市偶尔试过高温停产,但也都是临时性措施。
记者昨天在南京路上随机访问了15位市民,结果几乎每个市民都认同“热假制”或“分时上班制”。市民小高认为,高温时节可以实行分时工作制,如下午1∶00—3∶00放假,工作时间延后至下午4∶00—9∶00。市民小潘则表示,在某些需要赶工的高温作业行业,如建筑工地的工人,不可能放假的话,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应该给他们双倍的酬金。(程贤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