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潇湘晨报》7月18日报道,爸爸去世了,妈妈走了,只剩下年老体病的爷爷奶奶。在长沙市岳麓区左家垅,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家徒四壁之境中,都以555分的分数,双双考得学校第二名。对此,爷爷奶奶又喜又忧,不过爷爷十分坚决地说,“只要我活着,就不会让两个孩子中的任何一个辍学,绝不会少一个”。两位伟大的老
人为供俩孙女上大学欲出门打工。
每年一到大学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总要有许多贫困家庭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三年以前,当笔者刚刚考上大学的时候,就体验过这中感受。现在,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在感动之余,不禁为那两个双胞胎女孩的爷爷奶奶担心,年纪这么大了,还能支付得起两个女孩上大学的费用吗?这样的家庭应该算是贫困家庭,这样的学生应该算是特困生了吧?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想到“绿色通道”呢?为什么媒体没有提到“绿色通道”呢?“绿色通道”现在还畅通吗?
为了给贫困学生提供必须的学费和生活费,全国各高校设有各种形式的奖、贷、助学金,制定减免学费办法及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但是,对于这些,不少贫困家庭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于是,难免就对学费产生了忧虑,乃至恐惧,结果导致不少悲剧的发生。三年前,笔者的父母亲就曾出现过这种心理危机。这种危机感是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就产生的,而高校在招生和寄发录取通知书之前,本就应当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让考生和家长了解“绿色通道”,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笔者猜得到媒体报道这则新闻是想引起社会的关注,如果来一场募捐什么的那就更好了,这样的爱心大使一直是媒体乐此不疲的。但是,救助贫困生仅依靠社会的力量是不够的,况且,社会募捐资助的恐怕也仅仅只是那两个双胞胎姐妹。而像她们这样因为交不起学费就上不起大学的贫困生还有很多,不可能每一个都等着媒体的报道来解决问题。要解决所有这些贫困生的困难,还得依靠一个完善的救助机制。只有机制完善了,那么贫困生考上了大学就不会担心上不起大学,就会知道求助于这个“救助机制”,而不是媒体的力量和某个个人的力量。然而,在笔者看来,高校的“绿色通道”现在还远远做得不够,有过分夸大和虚假的成分。一些贫困生,抱着进了大学一切问题都有学校帮助解决的想法进入高校,结果,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够得到学校的救助。
最近,国家助学贷款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困境”,由于还贷率不高等原因,在贷款上出现了不积极推行该项业务,不再审批新的助学贷款,能拖就拖,或者设置各种障隘使得学生获贷比例极低等现象。在广西一所师范院校,为了开办助学贷款业务,银行去敲锣打鼓,电视台也拍了片子,最后却没有一个学生真正获得贷款。其实,“大学生缺乏诚信”不过是一个借口,银行缺乏诚意才是真。这也许还是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欠款违约的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大学生,银行应当惩罚的是这部分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而不是让所有后来的大学生来承受惩罚的后果。这些,恐怕也是为什么“绿色通道”其实并未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吧。
“绿色通道”和“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失学”不是说在口头上,而是要用切切实实的事实来证明。让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这个目标达到了,让所有的贫困生都上得起学这个心愿才能实现。(朱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