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國家反貪總局成立15年 4任局長鐵腕反腐查案

1
青島新聞網 2010-03-31 14:47:14 人民網-《環球人物》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第一反貪局長”陸成景

    《環球人物》雜志記者 崔瑾月

    1989年8月18日,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工作局(以下簡稱“廣東省反貪局”)宣告成立。作為內地的首個反貪局,它比國家反貪總局的設立早了整整6年。

    廣東省反貪局成立後,該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陸成景出任局長,成為中國“第一反貪局長”。2010年1月30日,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專程來到廣州,專訪了陸

成景。如今,他已78歲高齡。因深受肺病的折磨,他平日深居簡出,話也不多。回憶起往昔歲月,陸成景總是謙虛地說︰“我做得還不夠。”

    從香港廉政公署學“絕活”

    上世紀80年代末的廣東,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一些潛藏的問題開始凸現出來。其中,貪污腐敗的現象已蔓延至一些領導干部身上。群眾要求“懲治貪污腐敗”的呼聲越來越高。

    “‘反貪污、反瀆職’亟須在行政、法理上找到依據,形成機制。從最高人民檢察院到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這樣的需求。”陸成景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他當時作為分管經濟檢察工作的副檢察長,更感責任重大。

    陸成景是位“老司法”。他1932年生于廣東湛江,早年被選送到廣東省政法干部學校(現廣東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學院)學習,因成績優秀,畢業後留校當了教員。“文革”結束後,陸成景被調入廣東省政法委工作,後出任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此後,他接觸了大量官員經濟犯罪的案件。如何預防、懲治貪污腐敗,成了那一時期他經常思考的問題。

    據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的一些老干部回憶,20世紀80年代,一部名為《廉政風暴》的香港電影,曾風靡內地。這部描述香港廉政公署辦案內情的電影,引起了廣東省政府的注意。

    1988年10月,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組團前往香港考察,陸成景擔任團長。在這次為期7天的考察中,陸成景一行對香港廉政公署的工作進行了詳盡、深入的考察和研究。香港方面十分熱情,幾乎“知無不言”地向他們介紹了經驗。

    “他們介紹全套技術給我們,像如何安插臥底、保護線人等看家‘絕活’,也都教給我們了。”當時的副團長吳偉亮(時任廣東省檢察院法紀處處長)向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回憶說,“廉政公署有他們的可取之處,但我們搞的反貪局要有自己的特點和優越性。”

    此後,廣東省檢察院又多次組織人員赴港交流、調研。不久,在借鑒香港經驗的基礎上,廣東省反貪局的雛形逐漸形成,成立了一個由舉報中心、偵查處、綜合指導處、預防處、稅務檢察室、境外協查等6個部門組成的反貪機構。

    貪官排隊等候自首

    1989年6月初,時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劉復之,給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肖揚下了一道指令︰組建一個強力、有效的反貪污、反瀆職機構,“設在檢察院系統下,廣東省帶頭,成功之後其他省市跟進,中央不再另發紅頭文件”。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迅速開始籌備。6月20日,全省檢察機關懲治貪污賄賂斗爭經驗交流會在蛇口召開,討論了新反貪機構在建制、人員分工等方面的大致設想。7月18日,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向中共廣東省委報送了《關于建立貪污賄賂罪案偵查局的請示報告》。8月10日,廣東省委批準成立“反貪污賄賂工作局”,任命陸成景擔任局長。

    陸成景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坦率地說,當時讓我來當這個反貪局長,我壓力很大,也有顧慮。一些黨員干部的貪污腐敗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黨的形象和政府的威望,如果我做不好這個工作,對不住黨和人民的厚望。”

    “陸成景有個特點,就是說到做到。雖然有壓力,但一旦接下任務,他就會全力以赴地去做,絕不猶豫。”陸成景的一位老同事說,“一上任,他就跟貪污腐敗分子們打起了一場心理攻堅戰。”

    廣東省反貪局成立當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貪污、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限期內自首坦白的通告》。廣東省反貪局借此機會,發動了一場宣傳攻勢,讓犯罪分子認識到形勢的嚴峻,迫使其投案自首。

    陸成景和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的其他領導商量後,決定讓吳偉亮直接上電視,給犯罪分子以“心理威懾”。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吳偉亮作為省人民檢察院的新聞發言人,每天準時在廣東省電視台的黃金時段露面。一般情況下,他只說兩句話︰“今天距離限期坦白的最後期限還有××天;截至今天,已有××個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有時,他還會講一個剛剛破獲的貪污案案例。

    時任廣東省反貪局常務副局長的鄧海興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反貪局剛剛掛牌成立時,舉報信就像雪片一樣飛來,也有很多官員主動找上門來,求情或者自首。“反貪局的領導干部既有成就感,也感到痛心。”鄧海興說,“那個時候,天天都有人來找,要請反貪局的人吃飯,很多是出于對法律的無知和恐懼。改革開放10年間,很多人隨波逐流,不知不覺就犯了經濟錯誤。反貪局的宣傳攻勢讓很多人崩潰了。一些涉嫌貪腐的官員,找到反貪局的辦公室,一進門就跪下謝罪,痛哭流涕。這時候,我們甚至顧不上辦案,反倒先要安撫他們。”

    陸成景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在那次“限期自首”攻堅戰中,全省共有3485名違法犯罪分子到檢察機關投案自首,交代出的涉案金額累計達5040多萬元。其中,處級以上干部就有439人,潛逃到境外後又回來自首的犯罪分子有33人。特別是在最後一天,至深夜12點時,還有不少人在反貪局排隊自首。

    親自押回外逃貪官

    當時的廣東省,貪腐官員畏罪潛逃現象比較突出。陸成景和反貪局的同事,不得不時常和我國港澳地區以及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相關機構進行合作,追捕逃犯。

    吳偉亮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陸成景是個工作狂,長年的奔波,使他患上了嚴重的腸胃病。加上原本就患有肺病,所以他的身體一直不好。“尤其是他不能吹空調,每次出行,他的車子都不開空調,住的房間也不能開空調。廣東那麼熱的天氣,對他來說真是一種受罪。即使這樣,每次有重要的案子,他都會親自出馬。”

    曾轟動一時的深圳市原計劃局財貿處處長王建業被“引渡回國”的案子,鄧海興至今記得很清楚。1993年7月,王建業在被檢察機關傳訊期間,從雲南邊境偷渡到緬甸,後又逃到泰國。他企圖用50萬美元賄賂泰國的一名警長,要後者幫他逃到柬埔寨。得到這一消息,陸成景立即部署、指揮了一場“外交戰”。他一面與泰國相關機構對話,請求支持;一面派人直接找到那位警長,做說服工作。經多方努力,我辦案人員與那位警長“交上了朋友”。最後,警長說“不要錢,要好朋友”,不僅退回了王建業送給他的錢,還親手將王建業轉交給了我辦案人員。

    “由于該案案情重大,陸成景擔心再出意外,決定親往汕頭‘接’王建業。”吳偉亮回憶,“那時候,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的公路網,從廣州過去,幾乎開了一整夜的車。”到汕頭後,陸成景親自帶人去海關協調、辦理手續。之後,陸成景等人又押著王建業連夜趕回廣州。1995年4月,王建業因受賄罪、貪污罪、重婚罪、偷越國境罪等,數罪並罰,被判處死刑。

    在今天的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大樓里,有一個專門的展廳,詳細介紹了廣東省反貪局20多年來的工作成果和經驗。其中,在陸成景擔任反貪局長的5年間,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等經濟犯罪案件10444件,逮捕犯罪分子4862人。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用戶注冊
相關鏈接

上一篇︰各地學習貫徹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