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 > 肺癌 > 肺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医不仅起到是辅助的角色

时间:2012-01-04来源:青岛健康医疗频道

   中西医学的理论已经在潜移默化地相互渗透着,结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仍是今后长期研究的重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是提高疗效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中西医治疗如何结合、结合的方式及机理,如何以最佳方式而达到中西医结合,还需进一步研究才能做到。可喜的是,中医从一开始的辅助地位(仅是减毒增效模式)已逐步上升为重要地位(阶段治疗的主要模式和中西医联合治疗模式),中西医结合肿瘤工作者在长期的临床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模式.丰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体系。

  1、减毒模式

  放、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显重要。但是,其毒副反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放、化疗的应用。化疗药的毒副反应是影响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直至20世纪90年代.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问世,为化疗的毒副反应控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目前仍有许多病人因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严重而放弃治疗。

  针对放、化疗药的毒副反应。应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治疗,是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中进行最早、成果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六五”、“七五”攻关的主打项目,也是提升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地位的力作。放、化疗减毒的研究已有30余年的历史。抗肿瘤药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于人体的某些正常组织器官细胞亦有一定损害,主要表现在胃肠道、骨髓造血组织和生殖细胞。此外,还有的药物对某个特定的组织器官有损害。中医药在化疗减毒作用上疗效可靠.并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中医药在放疗过程中,通常采用养阴生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则配合治疗,例如已在临床主要用于防治放疗副反应的养阴生血合剂,临床研究证明,放疗伍用中医药有一定的作用。在预防化疗的毒副反应时.中医药多采用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例如健脾益肾颗粒,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2、增效模式

  增效,即通过增加化疗药物及放疗对于肿瘤的敏感性,使得用相同的或较低剂量的化疗药物及放疗剂量而产生相同或更高的效果。在实施放、化疗的时候.应注意患者体质情况:对体质差的病人或化疗耐受力差的病人,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一反西医重视提高化疗剂量来增加疗效的大背景下.而采用小剂量化疗,充分发挥中医药辅助化疗增效的作用,以达到与大剂量化疗同样的疗效.最大限度地控制、缩小肿瘤,同时,也明显减少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创造出一个中医药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模式 ,既体现了治疗的个体化思想,又与中医的“因人制病”理论相吻合。

  3、阶段治疗模式

  通过对肺癌、胃癌、淋巴瘤、宫颈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提出:

  (1)病人就诊时由于邪胜,首要任务是应用中西医各种方法,包括手术、放射线、化疗药物,尽可能地打击和消灭肿瘤.但在这时要注意保护正气:

  (2)待肿瘤负荷大大降低以后,将治疗重点转为最大限度地促进骨髓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即重建正气的阶段:

  (3)经过一阶段的骨髓和免疫功能的重建,在必要时还可再转入以打击肿瘤为主的第三阶段,即巩固治疗:

  (4)以后再转入长期的中医治疗。

  这种主要内容是缓解一中医治疗一巩固治疗一中医治疗的治疗模式,已广泛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在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降低肿瘤负荷以后,有一个休整、中医扶正的阶段,通过病人的免疫功能和骨髓功能的恢复,使得病情巩固,以后再采取巩固治疗使肿瘤细胞数目降到正常水平,可为机体正常或强化了的免疫细胞消失,从而达到治愈。在临床上,根据肿瘤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特点,探索出肿瘤治疗的程序。如放疗早期,依据放疗属于中医热毒范畴,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法则,宜采用益气养阴为主的治疗。同时,发挥中医药优势,在肿瘤不同病种、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证型进行详细的观察,就其各自的特有的发展规律及证候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治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