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兆镇地处大沽河畔,大沽河在仁兆镜内流径27公里,承担着为青岛提供饮用水的任务。仁兆全镇总面积119.15平方公里,辖91个行政村,7万人口。全镇主导产业为蔬菜产业,包括蔬菜种植、蔬菜食品加工等。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40多万吨。
2002年以来,仁兆镇利用蔬菜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以菜招商,以菜富民,以菜兴镇”战略,引进了多家蔬菜加工企业,主要有泡菜生产、大蒜、芋头、大姜加工等。这些蔬菜加工企业的引进,对仁兆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地带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废水,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仁兆镇尚有大小泡菜生产企业7家,每天产生1000余方的高盐废水。
多年来,仁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探索治理污水的举措,将废水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例如督促重点排污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进行排放;铺设排污管网,将污水汇入南村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等。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加大,原有污水处理设施渐渐难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自去年开始,仁兆镇创新“1+3”工业废水治理模式,建设高盐废水集中处理厂,专门针对含盐量较高的高盐废水进行处理。3月份,青岛市环保局领导到仁兆镇调研高盐废水处理厂建设使用情况,对仁兆镇这一创新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
据了解,仁兆镇工业废水主要由蔬菜腌制废水、泡菜生产废水、蔬菜脱水、蔬菜清洗等形成,主要污染物为氯化物、COD、悬浮物,由于含盐量较高,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影响接纳水体水质。2016年,仁兆镇党委政府针对全镇泡菜企业高盐废水处理难题,进行多方调研,科学论证,创建了“1+3”工业废水治理模式,即“政府倡导,企业众筹,专业运行,百姓受益”。这一全新的环保模式,在治理好高盐废水的同时又使水得到合理利用。“ 这样,一方面治好了水,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利用好水,百姓也受益,这是一个环保的、良性循环的过程。”仁兆镇武装部姜部长向记者介绍。
为发动企业共同参与,仁兆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宣传废水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发放泡菜食品企业污染治理资料手册,增强了企业治理废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了企业治理废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宣传发动,积极倡导,7家泡菜生产企业认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之重大,并主动成立泡菜生产协会,共同参与到废水治理中来。去年年底,泡菜生产协会众筹800余万元,投资建设了具备脱盐工艺的高盐废水处理厂,将全镇泡菜企业产生的高盐废水通过专用管网集中收集,由青岛清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统一处理,达到农业灌溉标准后,再输送到西部无水区用于农业灌溉。今年2月份,仁兆镇高盐废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处理能力达到2000多立方,能够将全镇所有泡菜企业产生的高盐废水变为灌溉用水,每年为西部缺水区提供约40万立方的清洁用水,用于5000亩土地的农业灌溉。该厂建成后,由专业的环保公司组织运行,由环保部门负责监管,解决了运行不专业、排水不达标的问题。
高盐废水经处理有了用武之地的同时,党委政府也并未放松对普通废水的治理力度。继续加大对企业普通废水预处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各企业治污设施必须正常运行,汇入排污管网的普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对违法排污行为责令停产治理,并顶格处罚;安排水利部门加大对排污管线的巡查力度和频次,一旦发现管线泄漏、污染等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仁兆镇政府下力气、动真格,决心彻底解决。目前,仁兆镇泡菜加工企业的废水处理问题,消除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为仁兆镇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小镇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