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总面积55平方公里,最高峰卡山垛海拔697米,峰石、峡谷、花木三大景观特色突出,奇峰异石、洞窟泉瀑众多,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著称,是江北最大的野生杜鹃花栖息地、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山东省自驾游首选目的地。宋代文学家苏轼盛赞其“奇秀不减雁荡”、“九仙今已压京东”。
九仙山由21峰、303景组成,分为洗耳泉峡谷、情侣峰、老母阁、黑牛场杜鹃花园、孙膑书院、靴石、龙潭大峡谷、丁公石祠八大旅游区,其中万亩野生杜鹃园和龙潭大峡谷被誉为“江北双绝”。龙潭大峡谷是华北罕见的“地中山、谷中景”,奇峰秀水,貌似武陵源。九仙山居仙卧龙,传神离奇,流传着八仙过海与山神治恶龙、孙膑书院读春秋、九仙老母定座等传说,在历史上还是著名的“文章之府”,丁惟宁、吕一奏、丁耀亢、张侗、李澄中等历史名人归隐于此,留下了大量风格别具的遗址遗迹,形成了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相传孙膑马陵大捷之后,孙膑辞去齐国军师,来此地隐居讲学,并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宋熙宁九年苏轼曾登临九仙山,留下了“白鹤楼”题刻。明万历进士、户部督饷主事吕一奏归隐九仙山,在洗耳泉上方留下了“洗耳”二字,为九仙山摩崖石刻之最。清初著名文学家丁耀亢在九仙山东南麓丁公石祠中,完成了他的著名长篇世情小说《续金瓶梅》。
九仙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发展史,区内出露岩浆岩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和中生代两大地质时期。毛家河村东1公里至小瑶池一线为界线,九仙山西部为新元古代南华纪荣成岩套变质变形花岗岩,形成年龄7-8亿年,变质年龄2.25亿年,是苏鲁造山带主体岩石,岩石广泛发育片麻理和糜棱面理,是研究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强烈构造热事件的最佳位置。毛家河村东1公里至小瑶池一线东侧,九仙山中东部至五莲山主体岩性为中生代早白垩世崂山超单元晶洞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1.2亿年。中生代以来,造山带的演化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产生强烈的断块运动,形成一系列断裂、断陷盆地,岩浆岩侵入。随后地壳抬升,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形成了九仙山众多如靴石、八戒石、情侣石、万寿峰、观海峰、老母阁、朝天猴、观星台、八峰垛等地质遗迹和独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