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民向小演员传授秧歌动作。记者 于滈 摄
吴英民将秧歌技艺传承给了女儿和外孙女。记者 于滈 摄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雨点般敲打起来,响声震天,原本寂静的村庄瞬间炸开了锅。一个、两个、三个……胶州市斜沟崖村村委大院外,村民从四面八方围拢来,很快就围满了院门口。200多年来,这一招儿屡试不爽,这个“秧歌村”的村民们知道,凡是有锣鼓声的地方,就一定有大秧歌。没错,此时村委大院里,10个孩子穿得“花红柳绿”,站成方阵,扭着稚嫩的腰身表演胶州秧歌。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那时起,村民们意识到扭秧歌不只是娱乐,更是传承文化遗产。如今,胶州秧歌飞出了斜沟崖,飞进了周边的村庄,还登上了聚焦视线的大舞台。胶州秧歌是如何形成的?又何以能长盛不衰?记者近日到斜沟崖村来探一探究竟。
起源
原是逃荒者糊口技艺
从胶州市区出发,驱车北行10公里,就来到了一座宁静的小村庄—斜沟崖村。这里街道规整干净,红瓦白墙的房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一番乡间味道。在这个不大的村庄里,藏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第六代传承人吴英民见到记者后自豪地说,他们的秧歌队刚刚拿到胶州市秧歌大赛的第3名,参赛的孩子是他近两个月才培养出来的,平均年龄只有10岁左右。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当地曾有这样的说法:“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作为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发展大致经过小调秧歌、小戏秧歌、文武秧歌和建国后秧歌4个阶段。据《胶州市文化志》记载,清朝初期,马、赵二姓由外地逃荒来本地东小屯村定居。1764年,马、赵二姓又因饥荒弃家闯关东,一路上卖艺讨生活。当时的表演形式,老头背腰鼓,老婆背翠花包,儿子舞打狗棒,儿媳、孙女则拿团扇和彩巾边舞边唱。开场前,老头还会说些“五谷丰登”、“恭喜发财”之类的喜庆话,日子过得异常辛酸。他们重返家乡后,后代不断提炼加工这种表演形式,至清朝中期才基本定型。
1959年2月,胶州秧歌参加了“青岛市群众文艺创作会演”,胶州秧歌第一次从田间地头登上大舞台。据说,当时在青岛影剧院,演员们演完后连着谢幕了三次,观众也不让下台。会演后胶州秧歌获一等奖,那时青岛影剧院门旁的橱窗和中山路各大照相馆玻璃窗内都摆上了胶州秧歌的演出照片。2006年,早已颇具名声的胶州秧歌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月,意大利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演出活动在首都罗马市人民广场举行,5家中国艺术团体应邀参加巡游和演出,这其中就有胶州秧歌艺术团。同年5月,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邀请,胶州秧歌随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团赴澳门参加了第23届中国澳门艺术节。
说法
与广场秧歌非一家
民间扭秧歌屡见不鲜,胶州秧歌在这片土地上不仅传承了几百年,还走出国门登上高大上的国际舞台,它究竟有什么看头?“胶州秧歌和随处可见的广场秧歌是两码事儿,胶州秧歌艺术形式很丰富。”传承人吴英民说。吴英民今年61岁,性格开朗,十分健谈。他介绍,普通广场秧歌没有固定的阵列,没有复杂的表演程式,肢体动作也很不讲究,胶州秧歌却相反,讲究程式、角色、动作等,和广场秧歌大不相同。
为了说清胶州秧歌的特别,他唤来一个刚刚换了衣裳的小女孩来演示“小嫚扭步推扇”这个动作。吴英民嘴里“当啷啷”伴着乐,小姑娘扭动着腰、膝盖和脚踝,脚几乎不离地面,小手将团扇向前缓缓“推”来,动作活泼夸张,但又不失婉约。吴英民说,这个动作有一定难度,扭动方式、幅度都有要求。胶州秧歌除了“扭”,有的角色在表演时还要翻跟头。
记者了解到,胶州秧歌在舞蹈、唱腔、伴奏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台上演员共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膏药客6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和手锣等,唱腔曲牌则有30余个。整个表演一共有7场,演下来需要10多分钟。因为有剧本、道具、曲牌,演员又分行当,胶州秧歌更像是一种活泼的戏剧,而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表演。
上一篇: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