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民培养的青年演员演技娴熟。记者 于滈 摄
吴英民的锣鼓队里也融入了新鲜血液。记者 于滈 摄
现场
“集结号”召来村民
本地村民基本上都喜欢扭秧歌,该地东小屯村、南庄二村以及斜沟崖村3个村子是胶州秧歌的主要传承地,其中东小屯村是发源地。上世纪30年代,第五代传承人李敬贤来到斜沟崖村,将胶州秧歌也带入本村。吴英民14岁时,对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跟着李敬贤学习。
吴英民介绍,过去本地富贵人家每逢大事喜事,都要请来秧歌班子唱大戏。大戏从早上一直唱到晚上,秧歌原来只是大戏开场的前奏,目的是为了烘托热闹场面,吸引人气。胶州秧歌伴乐的锣鼓声音很大,周围村民一听到就从家中出来,三五成群地围过来凑热闹。“老人们都喜欢扭,听到声音后都不自觉地扭了起来。”吴英民笑着说。
就在这天上午,吴英民叫来了自己的秧歌队,6个不到10岁的小孩,4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共10个人。他们换上颜色鲜艳的衣裳,拿着扇子、彩巾、棍棒等道具,待锣鼓一响就穿梭走动,不时还翻跟头,阵型变幻莫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者发现,表演前大院门口还空无一人,锣鼓一响,村民就陆续围拢过来,或站着,或蹲着,或边看边交头接耳;门外自行车、三轮车也纷纷停了下来,没几分钟门口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发展
让秧歌队“年轻化”
胶州秧歌原有剧本《裂裹脚》、《拉磨》、《送闺女》等72出,皆为口头创作,但是大部分年久失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转变,斜沟崖村学习秧歌的村民年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给胶州秧歌的传承带来新挑战。斜沟崖村支书辛亭才说,由于村民都带着孩子到城里发展,如今村里上中小学的孩子只有50多个,相对于全村1200多人的人口,孩子数量太少。“十几年前,村中扭秧歌的年轻人很多,但是后来只剩下中老年人了。”辛亭才说。为了使秧歌队“年轻化”,让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培养本村孩子。吴英民说他每年要教10多个上小学的孩子,到现在已经有二三百个徒弟了,他们渐渐成为传承胶州秧歌的中坚力量。
上一篇: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