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类 > 正文

青岛电子学校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张进刚 2015-06-18 11:25:00 字号:A- A+

青岛新闻网6月18日讯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市场最大的风口。可以预见,“互联网+”的无限可能,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青岛电子信息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青岛电子学校坚持“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奉献整个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于“打造新电子,服务新经济”,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为行动纲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立足学校实际为准则,密切关注社会需求;以促进校企合作为主要方式,广泛开展校企互动、资源整合、双向介入、融合发展的合作格局。通过不断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探索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借 “互联网+”引擎力,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不断前行。

一. 促进校企全面对接,打造校企共赢平台

 过往人们只知道互联网代表的是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而很少人知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而且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传统走向创新。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相对接,校企合作越来越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 “关键点”。学校立足电子信息产业,主动适用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本着“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学与技能实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原则,通过订单培养、招企引智、共建基地的措施,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形成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 专业与产业对接

学校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中行业企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及时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对学校专业机构进行适当调整,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2年开设了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2013年率先开设3D立体设计与打印技术专业,2014年学校更是紧跟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率先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与加拿大康尼斯多加高等技术学院开办“3+4”中加国际本科班,这一项目的实施也填补了青岛市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

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2013年以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气技术应用专业“3+4”分段培养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坚持以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为导向,瞄准职业岗位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成立了由学校教师、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团队,经过多次研讨修订及专家论证,完成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课堂与企业对接

积极探讨集团内有关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加强专业教学的机制,聘请计算机学会等协会会长、企业高管建立校外专家“智囊团”,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确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教学设备和人才培养标准;2013年学校牵头编写《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不仅供集团内电气类专业共同使用,也成为全省电气专业的统一标准。

学校还依托行业协会,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使学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保持同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文化提前进校园,使学生更好走向社会,企业寻找到更符合要求的人才,真正实现就业出口与企业用人之间的无缝对接。

3.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对接

建立完善学校专业课师资培训机制,从企业特聘1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定期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同时派教研组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双师型教师达到了90%。为提高教学能力打下基础。

引进企业行业对毕业生培养规格的要求,制定了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框架:基础知识+应用型技能+基本素养+人格发展。我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框架下,密切校企合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近两年学校先后与海信集团、华世基集团、清华万博等企业建立冠名订单班。与清华万博合作建立的网络订单班,以清华大学网络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与华世基集团合作的电气订单班以先进企业技术范式和员工标准培养学生;与海信集团合作以国际知名企业文化传承和一流管理标准培养学生;使订单班学生适用企业的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学校也成为本地区稳定的一线人才输送基地。

4.优质就业与集团聚能对接

2008年9月成立了以青岛电子学校为牵头单位的“青岛市电子信息业职教集团”,集团包括青岛市计算机学会、特种设备协会等四个协会,16所职业学校和青岛海信电器、青岛特锐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近年来电子信息业职教集团的规模进一步壮大,目前集团内共有7家行业协会,80余家企业。

电子商务业务伴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一同发展壮大,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阶段,发展前景广阔。李克强总理还在两会闭幕的中外记者会上谈到他本人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学校以电商迅猛发展为契机,成立电商校内实习公司,对学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业进行大类贯通,通过与优客、聚品、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在课程、专业、教学基地、专业技能实训、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密切合作,与电子信息类职教集团合作学校的电商专业的经验互通,实现校企的“抱团”发展,也为学生未来的创业之路提供实践积累。

二.打造立体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1.立人为本,打造德育品牌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培养德技双馨的优秀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为目标。结合行业特色和产业需求,创建了“崇德•尚礼——以德立人,以礼辅业”的德育工作机制。将品德与礼仪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实现“三敬”与“三悦”的学生培养目标,即在思想上能够“敬己、敬人、敬业”,在行为方面令人“悦目、悦耳、悦心”,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人才。

2.抓好教学,突出应用型特点

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针对“高素质应用型”的落脚点,学校既注重立德树人,又关注学生的技能水平,围绕“1+1+1”(1项专业技能、1项艺体特长、1项兴趣爱好)立体育人模式进行。深化教学改革,研究的课题涵盖校本教材开发、教学法、教学模式、实训任务指导书设计等多个方面,各专业的技能竞赛和实训考核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学校突出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教学要求,抓好校内技能学习,并不断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机会。

3.培养素质,搭建成长平台

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技能、发展爱好、提高能力的平台,学校大力发展校园社团,成立了影视后期社等四十多个校园社团。学校以“蓝色之韵”命名的社团集群建设为载体,建立完善的社团活动机制,重点打造突出专业特色的“青春小E”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社团,如设计社、影视后期处理社、炫影社、摄影社、动漫社等等,以专业社团实践带动,促进学生技能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岗位需求。科技社2014年设计的《小葵入团记》受到了团中央、团省委等各级领导的好评,更是专业学习融合于实践的真实写照。

 4.培养创客,成就创新人才 如何结合学校特色,为孩子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培养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是电子学校在改革创新实践中不断研究的课题。为此学校设定创客培养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指引,稳固创客人才培养道德根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创设创客实践机会。以大赛为载体,培养创客走专业化道路。 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入选中国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的中职院校、青岛市职教9所重点推广创客教育学校之一,我校建立了创客中心并下设九个创客实验室,让创客们在校园中大显身手。

创客一:贾首龙, 12级2班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校学生,多次在全国游戏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刚刚举行的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他获得了演示文稿创意项目的状元。

创客二:吕霄阳, 13级1班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校学生,酷爱程序设计,在青岛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他和队友们一起取得了机器人项目的最好成绩。目前,他正在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智能家居项目比赛。

 创客三:牟凯, 13级职专3D打印专业在校学生,自称“阿凯——微商的佼佼者”,潜心研究电子商务,自开网店,已经是创业小能手。

 创客四:韩震, 11级数字媒体专业毕业学生,在校期间flash创意作品获得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二等奖,其创作的《十二星座》山东省体育彩票“顶呱刮”票面图案获一等奖。 创客五:王一斌,11级数字媒体专业毕业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水平,目前在大二期间已经创建3D创意工作室,并积极联系母校让学弟们走进工作室,帮助他们将创意变为现实。

这几位小创客只是我校众多创客中的几个代表。目前我校的各种拔尖创意人才,在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中率获金牌。创客们还没走出校门,就被神州数码等公司抢走,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名录也不断被刷新。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学校创客教育工作机制,搭建更多平台,为创客发展提供广阔天地。在“互联网+”唱响科技主旋律的时代,作为市教育局确定的青岛市重点打造信息化特色学校,学校专门配备了未来教室、电子书包等信息化教学设施,用先进的教育手段促创新教育。我们坚信,在“互联网+”理念的带动下,我们将不断的汲取能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助力中国制造蓬勃发展。 记者 张进刚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郑言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