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学毕业的徐强创办了青岛黑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成为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启用后的首批入驻企业。2013年,“黑晶”的三年孵化期满后进入“湛山创意工厂”接受加速孵化。目前,公司已从最初创业时的8名员工发展到50多名员工,在北京、天津、西安等6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营业额从最初的100万元、第二年的200万元、第三年的400万元,发展到如今近千万元。
徐强只是近年来我市扶持的 1.9万名大学生小老板中的一员。根据大学生不敢创业、不会创业的实际,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订了以政策、培训、孵化和服务为重点的 “四项措施”,有效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创业。
资金不足是许多初出校园尝试创业的大学生遇到的第一道“坎”。从建立健全完善的创业政策体系入手,我市不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将小微创业企业补贴提高到1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申请额度分别提高到最高15万元、45万元,对所有到青岛创业的大学生给予 5000元创业补贴,招聘人员给予每人2000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政策扶持“红利”持续释放。
为推动大学生大胆创业,2013年5月,青岛市人社局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依托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驻青高校教学资源,创建了国内首所创业实体大学——青岛创业大学,并积极与全球顶尖的创业学院——美国百森商学院合作,打造了集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助推等功能于一体的培训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目前,创业大学本部和13个高校教学点、9个区市教学点已投入使用,累计培训大学生11331人,5450人已经开始创业活动。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为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市人社局从建立层级递进、梯级向上的创业平台体系入手,根据大学生创业所经历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搭建了创业大学、网络创业基地、创业孵化中心、创意工厂等多级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并依托平台率先探索建立了 “创业大学+网络孵化基地+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的全程化孵化发展模式,推动大学生持续创业。完善全市“一中心,多基地”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格局;创新加速器服务方式,创建“湛山创意工厂”,提升大学生创业质量;发挥集聚优势,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创业实践平台—“网上创业大学”,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根据大学生创业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实际,市人社局还积极整合社会专家导师资源,组建了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和由600多人组成的创业专家志愿团,在17所驻青高校设立了创业指导分中心,为大学生提供经验指导。特色创建了 “商机PARTY”大学生创业服务品牌,推出“商机晚餐”等对接活动,在为创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去年,市人社局创新开展了大规模全程化创业精英选拔和培养项目比赛——青岛市大学生创业精英BEST计划,采用国内首创的“创业培养+创业大赛”的帮扶模式,助推大学生创业创新。
据统计,目前全市针对大学生的各类孵化基地累计入驻企业2160家,扶持9321名大学生成为小老板和企业家,带动就业46605人。大学生创业者比例从2008年的0.3%攀升到2014年的6%,大学生创业跨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