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评论:嫦娥再奔月迈向“中国高度”

来源:北京青年报 -- 2013-12-02 14:25:30 字号:TT

  当“嫦娥三号”于今晨发射、“玉兔号”月球车即将与高悬皎月亲密接触的时候,我相信亿万中国人已不复曾经有过的巨大欢愉与惊喜,在向空天、深海的进发中,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有过近200次飞行经历,无论深度、高度还是速度,世界能够突破的,中国近年来都已一一突破,中国在这些领域的频繁进展甚至已不再能够构成“重要新闻”,而是一种习以为常。

  简单地再去询问“玉兔号”有哪些任务、在哪些方面有创新,已没有多大意义。“嫦娥”的再奔月,与“神舟”载人上天、“皎龙”潜入深海,以及中国高铁走向全球、华为等通信企业成为世界龙头等事物连在一起,正在构筑当下中国的一种新景观。与往常零敲碎打才有今天这件产品、明天那项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如今中国在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全面进入了一个井喷期。全球各处的人们已越来越习惯看到,最时新最“现代”的东西将越来越多出自中国。在刚刚过去的11月11日“网络购物节”那天,中国大型网上购物平台天猫+淘宝24小时交易量达到350.19亿元,相当于全国日均零售总额的四成多,比美国网络星期一成交额多了200多亿。中国人购物由商场到网上的转变,正在带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它还可能改变中国以至世界的金融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货币革命。

  中国的变化超过了中国人自己的接受能力。曾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正常化中起过重要作用的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早在1945年国共内战前夕就曾建议美国政府不要在中国选边站队,而要保持中立。他很惊异地发现:他在美国的那些反对者们,在对中国形势进行判断时,主要依据的,竟然还是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多年前形成的对中国政党和政治的经验。殊不知短短二十年过去,中国的政党力量和政治生态已有如天壤。这个观察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方面都已不落人后的时候,中国人普遍还深受二三十年前形成的思维方式所支配,“先进的西方VS落后的中国”是其主要内涵。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好比一个只管低头赶路、无暇顾及其他的跑步者,现在不知不觉已跑到很多人的前面,然而自己还以为远落人后,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自信。

  世界已不再如中国人那样看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法国《费加罗报》知名评论家居伊·索尔芒在其《新国富论》一书中谈起中国时,他说他更喜欢的,是那个已成为过去的传统中国的辉煌灿烂,而与作为现实的中国总像隔了一层帷幕,没有什么好留意的。时过境迁,还是这位法国文人,如今却在为“欧洲的衰落”而惋惜低垂的同时,也如很多欧洲观察者一样以赞叹的语气谈起“中国模式”。

  中国要不要开始考虑“中国模式”类的新问题?很显然,中国人普遍还没有对此做好心理准备,他们或者以中国人均产值“比人家还差一大截”为由,或者用中国频繁的矿难、不绝的土地纠纷、大量的官员腐败作证,提出中国能“管好自己的事情”就不错了,哪有能力、或者哪有资格去“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然而,世界业已把目光转向中国,创造“中国价值”、走出“中国道路”、形成“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中国自己要还是不要的问题,而是世界对中国已产生新期待,许多国家希望中国能为人类前途树立起新标杆。

  中国今天其实已经不再欠缺物质基础。在过去三十多年间,中国在经济上走出了“中国速度”,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到相对富裕的转变,总结过去、在此基础上再出发,塑造“中国高度”、开拓文明新格局,已极为必要。从古到今,“中国”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种文明而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历近百余年来的艰辛曲折,又到了这样的时候,中国要从自身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高度来思考自身。

  无论当下的中国人认识到没有和赞同与否,自2008年西方爆发金融和债务危机、产于欧美的“现代性方案”或制度、知识体系遭遇重大挫折以来,中国以一个领导型国家的角色进一步走进全球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中心地带,已经无可回避。那个只顾自身经济发展的中国,已经不适应世界,也不宜于自己。中国该如何转变呢?我们在看“嫦娥”飞天的时候,更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