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 正文

《静观》引发热评 专家呼吁电视行业良性发展(图)

1

  中新网7月5日电 近期,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档纪录片解读类栏目《静观》脱颖而出,日前众多传媒知名学者齐聚,围绕《静观》引出了“国外纪录片的本土化改造”这一话题,呼吁能够有更多制作人推出高品质节目的出现,推动电视行业的良性发展。

  《静观》关注国际焦点话题 播出近半年业内反响佳

  2013年初,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纪录片解读类栏目《静观》,这也是著名主持人方静首度转型担任制片人的诚意之作。节目以国外专题片、纪录片为素材,以演播室评论为串联形式,用一种国人的视角对原片进行剪辑和本土化的改造,在选题上以时效性和关注度为原则,围绕近期国际社会的热点事件和金融、科学、文化、社会、时政等话题展开,在业内引发热议并获得好评。 

  方静从《静观》实现朴素转身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研究员靳智伟表示,海外纪录片的高品质文化特征是无疑的,“但是正是因为它的高品质文化特征,使得价值观和当代的中国受众之间存在着一个文化鸿沟与断层的”。

  他又称,方静从《焦点访谈》、《防务新观察》再到《静观》这三部曲的结局是朴素转身,是一种高贵。“有很多人常常把人自恋地说成某某华丽转身,我倒认为朴素转身是一种高贵。在《静观》的节目里面,理性是一种力量,朴素是一种高贵。我觉得能让人静下来,细细观察和思考”。  

  纪录片人更应该关心国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崔文华认为,应该让中国观众更关注社会前沿的大问题。“换句话说,我们要用这种纪录片,给中国观众一种思想锐度,给中国观众一种社会关怀的情怀。《舌尖上的中国》,《京剧》这样的纪录片很好,但我们不能只靠这样的题材来过日子”。

  大事看央视,解密看《静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则表示,在《静观》一系列纪录片里面,选题的独有性看出制片人的眼光,另外,《静观》是调查类纪录片,这类节目需要很下功夫的,“而且有极强的解密属性和求证属性”。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 2013源湿地音乐节开幕 歌手崔健、谢天笑将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