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素有“建筑博览馆”的美称,其中以红瓦塔楼的德式建筑最为知名。里院作为青岛独有的建筑风格,其创造者德籍建筑师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功不可没。昨日,他的后人——重孙女亚娜·希姆森带着亲人一起来到青岛,踏访当年曾祖父留下的宝贵遗产。
青岛是童年里的故事
对亚娜·希姆森来说,青岛是一座梦里的城市,是童年里的故事。“我的曾祖父在青岛生活了很多年,设计建造了很多德国民居,我的
亚娜今年22岁,正在大学学习法律,全家生活在德国波恩,由于亚娜的爷爷出生在青岛,因此希姆森家族对青岛有着很深的感情,可以说希姆森家族的孩子都是听着青岛的故事长大的。亚娜告诉记者,虽然远在德国,但是她一直关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德占时期,许多外籍建筑师为青岛的建筑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将德式建筑的精巧庄重与中国人民的居住习惯相融合,更是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建筑样式——里院,这种建筑形式为两层,采用了合院的形式,中间为天井,底层为店铺,二层为住房,而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就是“里院”的首创者。
大多数老楼保存较好
照片资料记载,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在青岛共设计建设楼房40多栋。从1899年到1914年,希姆森与总督府的合作非常顺利,他在海因里希亲王大街 (今广西路)、伊莱娜大街(今湖南路)、弗里德里希大街(今中山路南段)等主要街道建成了大量住宅建筑。当时,市南区德县路以南属于欧人区,主要设计的房屋大多是双进式的,这种设计方式使得房屋的入口符合多户人居住的需要,上下楼互不打扰,不仅节省土地面积,还不影响房屋的美观。
亚娜一行人跟着中国友人一起走访了湖南路15号、广西路7号、广西路11号等大院,看到这些老楼院保护得很好,而且至今仍有人居住,亚娜很是欣慰,不停地举起相机拍照留念。广西路11号民宅大约建于1901年,整体保存较好。据岛城文史爱好者王栋介绍说,德式建筑的清水墙是其建筑经久不损的主要原因,清水墙由红砖白边的砖块砌成,良好的透气性使得清水墙能保持内外空气的流通,青岛的德式建筑之所以能长存,得益于德国建筑师们的智慧。不过遗憾的是,该楼西首的塔楼不见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次大修中被拆除了,如今只剩下居民楼,里边的居民听说是建筑师的后人来拜访,很热情地邀请亚娜进门参观。
遗憾部分老建筑拆除
亚娜沿着广西路走到了广西路与莒县路交会处,一座普通民居与周边的德式老楼格格不入。“1905年编制的关于胶澳重大社会事件的德帝国海军部备忘录中,这里原为欧洲人商业大楼,也有资料称其为‘希姆森公寓楼’,是由阿尔弗雷德·希姆森于1903-1904年间投资建造,但因为年久失修,这栋老楼结构破坏很严重,十几年前拆掉了,原地建起了这座民宅。”陪同一起游览的文史爱好者王栋介绍说,希姆森当年投资建造了多栋商业大楼或住宅,除了这个转角,在中山路与肥城路路口的原希姆森公司出租公寓也已被拆除。这幢漂亮的两层德式商业建筑平面为大体呈“L”形,立面为清水墙面,采用在当时的欧洲亦比较流行的设计手法,面向街角的主入口上方则曾建有一个装饰性塔冠。
听到这些消息,亚娜没有说话,为已拆掉的德式老建筑而惋惜。
拜访曾祖父居住地
随后亚娜就来到了湖北路13号,这里是曾祖父希姆森当年居住的房屋。《希姆森回忆录》曾说道,日军占领青岛的前一晚,街上炮火连天,当时亚娜的曾祖父就躲在地下室,抽了一宿的香烟。亚娜很想去当年曾祖父躲避战火的地下室看看,但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缺乏修护,如今这座德式建筑的地下室大多已无法再用。“曾祖父当年就住在这里面。”看着已经去世多年的长辈曾住过的异国居所,亚娜喃喃地说着,貌似思绪回到了那个年代。
“今年秋天我们全家都会从德国过来,到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圆梦。”亚娜说,此次青岛之旅是她第一次来中国,让童年的故事真实地展现在了她面前,对她来说是一次成长的经历。
上一篇:青岛大众江淮问题汽车将召回
下一篇:青岛再现夺命大货8小时酿2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