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揭秘洋酒进口检测:仪器价值两亿 比欧美先进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3-14 13:11:34 字号:TT

  在很多夜店和西餐厅,洋酒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尤其是进口的红酒,受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者的偏爱。但面对五花八门的洋酒、各种陌生的品牌,又有多少消费者知道其中的奥秘呢?近日来,洋酒也被卷入了“塑化剂”风波,个别知名品牌被挡在了国门外。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实验室,看看进口酒类是经过了哪些层层检验才进入岛城市场的。

  现场

  标签审核保证酒类品质

  实验室内,实验台上摆放了上百瓶进口红酒,说明都是清一色的洋文,品牌也几乎没有重样的,但看上去都很陌生,偶尔能发现一两种熟悉的进口名牌洋酒的身影:拉菲、穆图、伏特加等。“说实话,每天送检的红酒达几十批次,几乎很少有重样的。”检测人员表示,进口红酒品牌繁多,他们接触过的品牌少说都有上千个了。

  记者注意到,待检验的红酒瓶上都贴着一张小小的标签,注明了需要检测的项目,有的多达十几项。这其中只有一两个项目无需对样品处理,可以直接取出进行检测,而大部分则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提取净化过程。“食品检测的项目和种类繁多,广义上可以划分为营养指标和安全卫生指标两大类。”技术中心主任梁成珠告诉记者,就红酒而言,常规的检测项目有总糖、总酸、酒精度、总二氧化硫、挥发酸、干浸出物含量等等,此类检测主要是进行标签审核,检测各种物质含量与标签注明的含量是否符合、与国家标准是否符合。这主要是对酒类质量的一个把关,保证红酒的品质。

  分析

  多个实验室严控毒害物

  据悉,青岛口岸每年进口的洋酒数量很大,洋酒成分检测一直是检验检疫部门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虽然一些进口洋酒动辄几千上万,但不少洋酒的添加剂中却含有不少有害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威胁人体的肝肾功能。

  “安全卫生标准是所有食品检测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红酒同样也不例外。”食品添加剂实验室主任吕宁表示,除了指定的项目外,譬如一些食品添加剂含量、微生物指标、真菌毒素等等,也会对一些热点项目和潜在高风险项目开展检测。和许多食品检测类似,进口酒类的检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实验室就能完成的,往往也要走遍食品添加剂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农药残留实验室、生物毒素实验室、化学元素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经过检验检疫部门严格把关后,方能进入中国市场。

  打探

  两亿元仪器把关洋酒

  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让记者大开眼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凝胶成像仪、低温高速离心机、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生物传感器、飞行时间质谱等等,尽管名字很拗口,模样也不是很特别,但都是进口食品检测的“大功臣”。这些仪器少则几十万元一台,多则上百万或几百万,而在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现有仪器设备价值在两亿元左右。“正是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设施为食检中心的检测业务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与欧美国家的仪器相比并不逊色,有的甚至还超过了他们的水平。”梁成珠介绍。

  据悉,实验室内设备众多,各具功能,但几乎每年都要投入资金购进新设备仪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造假手段也会越来越高,产品检测面临的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这也使我们要不断更新更尖端的设备。”梁成珠介绍,目前他们已经订购了两台总价值千万元的先进设备高分辨率质谱和同位素质谱,用于一些未知物的鉴定和产品的真假鉴定,那么国内市场的名牌白酒是否造假,包括蜂蜜是否掺假等,都可以通过这些精密仪器检测出来。

  热点

  早已开始检测塑化剂

  一开始是台湾饮料塑化剂问题,再到国产白酒塑化剂丑闻,如今连人头马洋酒等进口酒类也中枪了,连续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逐渐对“洋食品”变得更为警惕,未来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可能会更谨慎。

  “实际上在2011年,台湾出现塑化剂问题后,我们就已经开始在饮料、酒类项目等进口产品中增加了塑化剂的检测。”检验人员表示。实际上洋酒多数是自然发酵而成,而且没有像白酒追求挂杯效果,这排除了洋酒添加塑化剂的因素,由于洋酒没有添加塑化剂的必要,国外监管部门也没有检测塑化剂的含量,也就是说国外和国内一样,都没有酒类产品中塑化剂限量标准,酒类塑化剂限量标准缺乏是个问题,但自白酒塑化剂风波以来,国内对酒类塑化剂空前重视,塑化剂的检测已经成为洋酒进入中国的一道新门槛。

  塑化剂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据悉,塑化剂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若长期暴露,不但会干扰内分泌,还可能使男童容易出现女性化行为倾向,女童亦会出现性早熟症状,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问题

  不合格酒类趋于多元化

  青岛市场上的红酒琳琅满目,其中部分是经过青岛口岸进境。去年,进入山东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的进口酒类1000多批次,超过一万吨,不合格产品也存在,防腐剂超标等问题也有检出。

  据悉,进口酒类不合格问题趋于多元化。一是安全卫生不达标。主要集中在配制酒重金属超标,葡萄酒违规超量使用二氧化硫、山梨酸等添加剂。二是产品信息未如实标识。由于酒厂对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等差异,有些葡萄酒产品不能达到酒厂的预先设定目标。三是货证不符。多发生在进口商一次性进口多个品种葡萄酒时,如葡萄酒品名正确但年份与申报不一致。四是产品信息标识不全。例如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可免除标识保质期。有些进口商在进口酒精度低于10%的酒类时,未按要求标识保质期,造成产品信息标识不全。

  说法

  并非所有红酒都是干红

  “如今不少女性喜欢喝点红酒,以为只要是红酒,多喝点对身体都是有益的,但是对红酒的认识上,不少人实际上存在误区。”检测人员告诉记者,在不少消费者的意识中,将干红等同于红酒。实际上,所谓干红就是干型葡萄酒的一种,因为葡萄酒不只是红色的。红酒分为干红、半干红和甜酒,区分的一个主要尺度是含糖量,按照国内标准来看,含糖量在千分之四以下的属于干红,含糖量在千分之四到千分之九的还要结合总酸度指标来判断属于干红还是半干红,千分之九到千分之十二之间属于半干红,含糖量再高那就是甜酒了。

  检测人员建议消费者选购红酒时,可通过标签表明的含糖量来购买干红,别盲目以为红酒都是干红。

  并非所有进口酒都是洋酒

  既然是洋酒,消费者自然深信其都为进口酒,但从目前国内洋酒市场来看,这个“洋”还是让人感觉有点悬。据悉,在国内销售的洋酒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如拉菲一样的纯进口酒,这类洋酒的价值确实值得肯定;一类是原酒进口但在国内灌装,这类“洋酒”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还有一种洋酒,则是纯粹的挂羊头卖狗肉,由国内一些经销商在国外注册品牌后,再直接拿到国内销售。

  检测人员表示,在洋酒文化中,酒庄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是拉菲还是维多·萨格兰帝诺,背后著名的法国拉菲顶级庄园和博洛哥庄园才是其价值的精华所在。即使同属于拉菲庄园的产品,有些产品也是旗下的副庄园所生产的,因此选购洋酒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先学洋酒文化,再品洋酒、藏洋酒。(记者 吴帅 摄影 王建亮 通讯员 张刚)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